让更多“亳州造”加速出国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助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

让更多“亳州造”加速出国门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入相关机构,搭建平台,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力支持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2015年7月正式成立,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展检验检疫业务,在建设互联互通的大通道上,在构筑双向开放的大平台上,在推进便捷高效的大通关上全力作为,不断提升亳州对外开放形象和水平。

□谢振 本报记者 杨文刚 文/图

301

安徽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工作人员在我市一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内进行业务指导,以提升其出口食品竞争力。

亳州花卉出口“鲜花之国”

去年12月,谯城区万花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口的牡丹和白芍,经安徽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检验检疫合格,顺利出口到“鲜花之国”荷兰。

这是万花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二次自营报检出口,两次共出口牡丹55210.52株、货值65300.53美元,白芍556005.56株、货值10371010.37美元。

“去年初第一次从亳州出口的时候,货值是65320美元,这次出口创汇金额是第一次的近一倍。”合作社负责人王文化说,“效率提高了,我们的规模也扩大了。”

在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成立前,该合作社每次都需将牡丹、白芍半成品运往山东菏泽,再以菏泽客商的名义出口国外。“如果从我市出口,需要到合肥办理各种手续,程序繁琐,成本更高。”合作社负责人王文化说。

随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成立,我市可以独立开展检验检疫业务。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按照欧盟要求,指导万花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格做好苗木种植、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病虫害监测、疫情防控。在确保产品符合欧盟要求之后,合作社顺利地取得了《出境种苗花卉生产经营企业检疫注册登记证书》,为出口奠定了基础。

去年,亳州办事处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扶持亳州依托农业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全市新增进出口企业14家。其中,新增出口中药材企业9家、出口食品备案企业1家、进境粮食加工企业1家、木制品企业1家、进口肉类收货人2家。

通关时长从半月到不到半天

1月12日,蒙城县华洋纺织有限公司将一面题有“心为企业,真诚服务”的锦旗送到了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感谢该办在企业出口方面给予的支持帮助。

原来,亳州办事处在做好自贸区新一轮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中,针对部分企业诚信度高、管理规范、交通不便的现状,为企业量身定制“信用签证”模式。“信用签证”模式即:企业手签员预先在产地证空白证书签字盖章,将证书交给检验检疫部门保管,企业通过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网上申报系统发送申请,审核通过后,局端直接缮制证书,寄送企业,省去了企业来回签证环节,大大提升了企业办证效率,促进亳州外向型经济发展。

据统计,2017年12月,企业产品通过亳州办事处出境全流程时长为0.32天,入境全流程时长0.17天,而1月份出境全流程时长14.11天,入境全流程时长16.04天。12月份比1月份分别压缩了97.7%和98.9%。

“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承接落实行政权力审批下放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压缩通关时长,服务地方外贸发展。”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亳州办事处积极推进“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深度开发应用,深入推进全国检验检疫一体化和检验检疫全流程无纸化,加大“进口直通”“出口直放”的力度,亳州无纸化报检覆盖率达88%。

作为证明商品经济国籍的原产地证书,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护照”,是进口国对进口货物确定税率待遇的主要依据,依据原产地证书可以给予进口商一定关税优惠,所以原产地证书也称为“纸黄金”。

去年,亳州办事处签发原产地证书774份、货值8819.8万美元,其中优惠原产地证书676.7368万美元,可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约368.4万美元。

打破贸易壁垒引入“智囊团”

近年来,我市中药材进出口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然而,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我市出口中药材产品被通报、退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2017年药博会上,全国首个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亳州,这对于扩大特色产品出口、打破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近年来,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弱化和淡出,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外贸出口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

据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调研和统计,有50%的亳州药业企业在出口产品过程中,遭遇过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近三年,亳州出口中药材因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受影响总额约为1200万美元。也就是说,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这些中药材无法出去。

建设亳州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旨在通过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分析评议、研究应对等措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打破国际贸易的障碍,促使中药材产品顺利进入国外市场。同时,对我市推进中医药产业外贸转型升级,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评议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组织参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企业调查、分析评议和研究应对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工作动态,为出口中药材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评议基地的主要功能。

目前,评议基地已完成网站基础板块,将逐步丰富境内外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引导企业有效破解技术壁垒,以促进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记者手记

扩大开放需要更多行家里手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的成立,对亳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意义明显。

作为外向度较低的内陆城市,亳州的开放发展之路上,需要更多对外开放的行家里手。

为此,我市需要进一步完善检验检疫、海关等机构建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取得关键突破,打造亳州开放发展加速的“绿色通道”。要建立国际市场信息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更多像出口评议基地这样有效应对国际风险的机制机构。此外,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对外开放需求。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