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家园,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亳州样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17年,我市持续推进“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工程。突出抓好“五车”数字化监管,实现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洗清扫。宋汤河治理五期、龙凤新河、凤尾沟三期等城区水系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实现贯通。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布设500多个“蓝天卫士”监控探头。新增人工造林8.8万亩,建设森林生态廊道574公里、生态农田林网95.4万亩,建成“林拥城”绿道60.6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8个、森林村庄36个。市“五位一体”公共活动中心全面建成,市体育公园、市文化公园、曹操八角台公园、观音山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建成开放,市区10个公共游泳池建成对市民开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集镇集市管理,清理生活垃圾26万吨,收集处置有毒有害垃圾1257吨,完成改厕任务10万户,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13个。建立四级河长体系,整治入河排污口153个。全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43.6%、居全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八位。深入开展“全民参与·环保风暴”活动,解决了一大批长期遗留的环保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bzbszzw)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