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记》带你品味古城神韵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朱思雄(笔名斯雄)的作品,展现了花戏楼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承载

本报讯 去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文汇报》以上、下篇形式刊发文章《花戏楼记》。今年2月10日,人民网安徽频道微信公众号推出《为你朗读|斯雄<花戏楼记>》。文章一经推出,广大网友纷纷转发、点赞,亳州这座特色古城再次扬名省内外。

《花戏楼记》是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朱思雄(笔名斯雄)的作品,是游记散文“徽州八记”系列之一。《花戏楼记》以“三绝”为主线,展现了花戏楼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承载。

2018年2月10日,人民网安徽频道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有声版《为你朗读|斯雄<花戏楼记>》。美文、美声与美景相融合,让读者能品味出花戏楼经岁月洗礼后沉淀下来的美。

“走出繁华散尽的花戏楼,我分明看到了一抹远去的岁月,一段凝固的记忆,一种精深的文化,一个盛世的繁华,还有生生不息的人生追求。是啊,古往今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亘古不变,始终如一;唯有积极有为、奋发向上,方能海阔天空,幸福平安永驻。”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音员、主持人肖玉声情并茂的朗诵下,在多幅花戏楼美景照片的映衬下,有声版《花戏楼记》有着更强的感染力。文章一经推出,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引发强烈反响和热议,勾起了人们对花戏楼和亳州这座古城的向往。

截至2月24日,在约半个月的时间里,斯雄《花戏楼记》网上可搜索相关结果累计约9.97万条,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凤凰网、搜狐网等进行了转载。微博转发0.4万多条,微信转发0.57万条,微信阅读量累计约621万次。   (记者 陈璐)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