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重温“六克亳城”的光辉历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道乡说道》论坛第三十三期

清明时节,重温“六克亳城”的光辉历史

清明即将来临,穿梭于陵园碑林,仅仅几步,“六克亳城”的文字看得人荡气回肠。小小县城,“拉锯”为何如此惨烈!3月14日晚,《道乡说道》论坛第三十三期,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时明金带大家穿梭时空,重温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chenay83105

时明金为大家讲述“六克亳城”的历史

协定被撕,内战全面爆发

时明金是我市党史研究专家,主编《亳州年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新四军在亳州》等史籍。在谯城区党史中,有一卷内容是有关亳州解放的,里面就介绍了“六克亳城”的经过。加之后期的搜集整理和总结,时明金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发生的背景、详细经过、历史意义等内容进行了还原。

提起那段岁月,不得不提战争发生的背景。1944年,雪商亳县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地委改为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八地委,辖雪商亳县。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并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协定,发动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

连日厮杀,首度攻克亳城

刘邓大军首克亳城是在1947年2月。因当时处于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所以,此战战况最为复杂,过程也最为艰苦卓绝。

1月底,刘邓大军南下作战跨越陇海路,在攻取柘城之后,七纵奔袭鹿邑,六纵攻打亳城。与此同时,豫皖苏军区独立旅亦自柘城东进,至亳城60华里之坞墙集设伏打援。敌指挥所设在北关老砖街路南。2月1日,我军六纵如神兵天降,抵进亳城,各旅很快占领攻击阵地。四关中,北关是亳城的北大门,街道纵横,沟壕环绕,易守难攻,是敌人设防的重点。但主攻部队十八旅五十二团勇猛冲杀,很快就占领了北关。

2日18时,我军发起总攻。由于通往北门的白布大街被敌人火力封锁,攻击道路受阻。我攻城部队在白布大街东西两侧,打通一座座民房墙壁,开辟新的攻击道路,并在附近高房顶上架上机枪压制敌人火力,掩护部队攻击。五十三团从北门以西,五十四团从北门以东和东门同时隐蔽攻城。战斗于20时许结束,亳城获得首次解放。

此后三日,敌军仍做垂死挣扎,几次疯狂反扑。5日10时,我军与敌军做最后厮杀,战场上枪声如雨,硝烟弥漫,敌尸遍野。当日中午,战斗结束,余敌全被歼俘。

五战五捷,亳城彻底解放

由于共产党力量相对薄弱,只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当时亳城属豫皖苏边区管辖,又是豫皖苏边区二、三、六分区的接合部。为战略要塞,国民党占据城中,因而在亳城地区形成了我来敌走、我去敌来的“拉锯”形势。继首克亳城后,又出现了五次解放亳城的局面。

1947年6月,国民党正规军大部北调。一个月后,豫皖苏军区迅速挺进亳城。战斗开始后,三十四团一营教导员洪凯带领三连突击队,从城东北渡过涡河进入北关。一营营长谢庆云带着两个连随后紧跟,很快进攻北门。守敌在我攻城时,已向城外逃窜,我军随之入城,亳城二次被攻克。刘邓大军取得鲁西南战役之后,向西南跃进,于1947年8月中旬途经亳境内,三纵九旅8月14日下午绕道亳城附近过涡河。当该旅九十七团进抵亳城时,国民党守城军政人员均已逃走。这是亳城第三次解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华野六纵十六师分包进攻亳城等城。他们在战术上,大多采取急进奔袭、猛追猛打、迂回包围、化装智取等方法,致使敌军猝不及防,不堪一击,亳城获第四次解放。

随后,在陈粟大军进入豫皖苏地区进行扫荡战中, 华野一纵途中解放数城,进抵亳城时,守城之敌闻讯逃窜,不战而去,我军第五次解放亳城。最后一次解放亳城是在1948年2月,刘邓大军三克亳城,亳城人民彻底当家做了主人。

“‘六克亳城’不仅打击了国民党和土顽劣绅的嚣张气焰,验证了我军战略战术的正确性,也壮大了地方武装,巩固了地方政权。”时明金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