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是稳定圈舍温湿度,避免中午热夜间冷,避免刮风下雨阴湿寒,改善圈舍环境,做到“控温控湿保干净”;
二是补栏时要隔离观察,畜禽补栏时往往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随补栏动物一起带进养殖场,为此要进行隔离观察,谢绝参观。有条件的养殖场在补栏初期和隔离期后,做免疫抗体和血清学检测,看是否处于抗体保护水平和病原学阴性,来判断补免和剔除;
三是严格消毒灭源,切断传播途径。定期开展畜禽圈舍、生产区和场区通道、生活庭院消毒灭源工作,注意消毒药的更换和浓度;
四是严格免疫注苗,提高机体免疫力。规模养殖场按照免疫程序,散养户采取集中免疫注苗,兼顾做好常规的免疫工作,严格执行。必须确保免疫接种率达100%,做到“四不漏”;
五是做好临床观察,规范做好临床治疗。要时刻关注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发现食欲减退、精神忧郁、呆立等行为时,要及时观察和治疗,规范用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六是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畜禽发病诱因。合理搭配畜禽饲料、饮喂清洁卫生的水、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保持圈舍良好的通风和干燥、注意消灭鼠害和蚊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