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韦玮:用奋斗为青春着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春是什么?在一次不记名调查后,很多人将它定义为一个淡蓝色的词语:就像没有白云的蓝天,美丽而纯净。但事实上,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更多进修是土黄色的,那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唯一能看见的颜色。对于亳州学院中文系学生李韦玮来说,青春就是在怀揣梦想中,一路打拼,一直向前。

李韦玮:用奋斗为青春着色

lihh8537

校园里的李韦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我常常对自己和朋友说,青春虽然是多姿多彩的,但这个色彩一定是在打拼中获得的。”不久前李韦玮获得了全省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文类一等奖,能获得全省唯一的技能大赛一等奖,其中付出的艰辛,只有李韦玮自己知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比赛当时是无生试讲,讲台下面并没有学生,直接进行课堂模拟,整个准备时间只有10分钟,因此平时的积累就显得特别重要。

“为了此次比赛仅仅准备时间我就花了半年,每天都在熟悉各种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磨炼。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同的切入方法,从PPT制作,到教案的准备,再细致到表情动作,都要一点点的练习。”李韦玮说。

学习实践并不对立

比赛的时候李韦玮抽到的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憎恶旧社会,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

李韦玮介绍,想要很快解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进入其中的意境,与平时的读书积累是分不开的。读书对文学院的学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对李韦玮来说俨然是“第二副业”,无论每天再忙再累,都能做到坚持每天读一点儿书。而她的读书心得就是,随着不同的情景读不同的书。

“大学的时候,真正想学到知识的话,是非常忙碌的。但想要成长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课外实践和课外活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李韦玮说,进入大学后她就进入了学生会,提高自己的锻炼交际能力。寒暑假的时候,她在教育机构的寒暑班里帮人代课,一边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一边挣取学费和生活费。

交流思考学会成长

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了,荣誉对李韦玮来说,也成了一个美丽回忆。但对于李韦玮来说,收获最大的是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学习知识的过程以及知识中所包含的精神比知识本身要重要得多。”李韦玮说,掌握了这些,才能让大学生们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时不会迷茫。

“我喜欢一本书里的一句,‘因为我不行,所以才失败,也许会失败,但失败之后会慢慢成功。’李韦玮说,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这句话总是给予她信念,让她一直勇于追寻自己的梦想。“早做准备,立即行动,坚持到底”是她为自己设定的原则。

如今正读大三的李韦玮即将面临毕业,目前正在一所小学当实习老师。而她的职业规划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因为对她来说,能与学生交流,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是最美的享受。  (记者 李锦文 整理)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