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亳州马拉松赛道上,有一群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热情高涨,头戴着标有不同数字的气球,这是马拉松“兔子”的标准形象。
所谓“兔子”,是指马拉松赛事的领跑员或配速员。在全马比赛里,按照一定的完赛时间,全程匀速,充当参赛者的参考移动坐标的角色,他们需要放弃自己舒服的跑步状态,按照精准的配速完成比赛,带领、激励跑者创造个人最好成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卞金涛说,作为“兔子”,需要时刻关注选手和速度,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带领更多人突破极限,挑战自我,完成比赛。卞金涛来自阜阳市,这是他第二次担任马拉松“兔子”,他头顶的气球上写着“330”,意味着他将帮助参赛者在3小时30分钟内完成比赛。
在当天亳马的赛道上,共有16名像卞金涛一样的“兔子”,兔子们不参与比赛,却是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与2万多名参赛者一起成就了精彩的赛事。当“兔子”带领选手冲过终点线时,总会有人专门过来向他们拥抱道谢。“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卞金涛说。 (记者 魏军 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