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
生活在社会上,总是要有各种的消费,也就意味着,总要被各种人“掏腰包”。
一种现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豪们越来越多,富人阶层如雨后的蘑菇--拆了一片地就会勃然而兴一大群。进入那个阶层的人往往是“千金不吝”,对于购物是不计价格的,你贵?有多贵?一个包包几十万,我怕你不贵!
另一种现象是,工薪阶层也有一拨人,农民、市民也有一拨人,这两拨人虽然也想“心雄万夫”,但腰包不太争气,“阮囊”啊,不时如少女一笑--好美,但羞涩啊。
鄙人恰在两拨人之中,收入不高,家属难免把钱包看得较紧,每月的大部分薪水要对付“柴米油盐电气茶”,零花钱哪能恣意?对于各种意外的消费,如同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就不免过度敏感了。譬如手机费。
手机号用了十几年了,老移动用户,没换过。前年,单位给配了一部工作手机,包月使用,老号不忍放弃,就配了双卡双待。说实话,年岁一到,玩心减退,电话日减,又不在手机上看电影视频,“工作手机”上的额度,每月都节约不少。“移动”的消费也就是月租和几个特殊通话的费用--心里揣度,退休后,工作手机自然人去号销,以后的岁月里,就靠一个“移动”号码了。
得嘞。
没承想,几个月前出现了状况,首先是“移动”短信通知我“降了级别”,信任额度降为十元,接着是不停地通知“欠费”。好在微信有充值话费功能,一见催费短信,就充值三十元--按我的消费水准,移动号码基本不用“主叫”,网络和主叫又有电信支撑,目前移动每月的消费估计20元都花不完。可情况远超我的预想,三月份我充值了60元,还被莫名其妙停了机--真的毫不知情,散步路上收到二弟音频通话,信号不好,我回拨过去,他告诉我:你的电话已被停机。我一愣,怎么会停机呢?现实是,真的停了机。
赶紧用微信再缴30元,才开通了移动信号。
电话虽然开通,心里却委实不痛快。十几年的老客户了,没有感情还有交情,就是与一只小猫相伴十几年,也会日久生情啊,何至于一言不发,就吹蜡熄灯呢?
我辈也是无奈,因为被“绑定”许多的人生细节,软肋明显,不能轻易更换号码,不痛快归不痛快,但也只能忍气吞声,不然,还得另外一番折腾。不得已,亲往移动大厅拜见“真佛”,告知:你原来的套餐“神州行”是没有流量的,所以一旦用到流量,费用就特别的贵。问题在于,当初办理这个号码时,“流量”这个吞钱的“饕餮”还没有诞生,之后也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办,这就让我在不知情的黑暗里,花了不少冤枉钱;再者,手机的功能万万千千,远不是我这样的老年人能够轻易掌握大部分功能的,以至于“双卡”上不能“平衡”,一边的卡上白白扔掉许多的流量,一边又悄无声息地“漏银子”--谁能轻易搞定“默认”、“切换”之类的频繁转换呢?
只好更换了“套餐”。请人重新设定手机首选默认,才算终止了催费的短信,回复了日常的安静。
安静后就想啊,按说,现在的手机话费比较从前已经便宜不少,比以前花钱少,保持了通讯畅捷,就该知足。但万事讲理,消费这东西,本来就没有贵不贵,只有值不值,周瑜打黄盖--关键是一个愿挨。
换句话说,腰包不怕掏,就怕粗暴地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