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龙蛋”、“牛肉干”、“留香展翅”、“北京烤鸭”、“番茄果园”……一到放学时间,一些小学周边的小店、摊位就会红火起来,走出校园的小学生们,纷纷拿着零花钱来选购这些他们喜欢的零食。这些“琳琅满目”的小零食多是售价在0.5元至1元的“五毛食品”,大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记者了解到,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5月起在全市启动校园周边“五毛食品”质量安全检查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学校周边售卖的“五毛食品”的来源、供货商及经营资质等,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五毛食品”存在隐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校周边那些花花绿绿的“五毛食品”是不少家长最担忧的问题。有家长反映说,这种小食品,有的标识不清,有的一闻起来就香得不正常,有的颜色鲜艳得不正常……而且,孩子一放学就成群结队地买这些东西吃,到了真该吃饭的时候,又喊吃饱了,吃不下东西了。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五毛食品”,即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此类食品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受到儿童、青少年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专项行动严查“五毛食品”
据介绍,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检查范围是各类学校(含幼托机构)及校园周边(指学校校门两侧300米以内的范围),特别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及校园周边300米范围内的食品销售单位。如学校商店(小卖部)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摊点(门店),尤其是校园周边的小商店(超市)、小食品店及流动摊贩等。
质量安全检查专项行动中,检查人员重点检查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尤其是质低价廉的“五毛食品”;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有无证照,销售的食品感官性状、标签标识、贮存条件等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法定义务,销售的“五毛食品”是否可追溯、是否属“三无”食品、是否属假冒伪劣产品等。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抽检不合格的,执法人员将依法处理生产经营者。如果涉及生产环节,将核查食品生产者,督促其采取暂停生产销售、封存库存食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等措施;涉及经营环节的,将督促销售者立即下架、召回已销售食品,并监督经营者做好不合格食品销毁工作。
专项行动中,也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监督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生产和经营食品的问题,请及时拨打12311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进行举报,问题线索一经查实,监管部门将及时进行处置。
(记者 王红燕 李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