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健全三明确”
我市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有保障
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讯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工作,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大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经费和阵地保障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提升了服务能力。2017年,全市“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34107.43万元。
健全领导体系 明确目标任务
我市专门成立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牵头科室和联络员;强化县区、乡镇主体责任,把“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纳入县区、乡镇党委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落实有力。先后制定下发了《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实施办法》《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工作规范》《2017年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任务分解及行事历》。目前,全市村“两委”正职基本报酬均达到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以上;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按照3000人以下的村5万元、3000—5000人的村7万元、5000人以上的村9万元的标准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
健全监管体制 明确工作流程
我市把“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每年只增不减。市财政每年设立2000万元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村干部报酬、村干部保险、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等。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监管机制,加强村级运转经费管理。对于村干部报酬,通过“一卡通”方式直接打卡发放;对于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拨付到村级“三资”账户,实行村财乡(镇)管。
健全督查机制 明确考核标准
我市把“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作为日常重要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党建“对标巡诊”。通过月度排名调度、实地督查暗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坚持公示制,通过村务(财务)公开栏、召开会议等形式,对民生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何静 陈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