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了,你该怎么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考来了,你该怎么做?

lihh8629

2018年高考之战即将打响,每到这个时候,紧张的不仅有考生,还有一直在身边陪伴的家长们。那么,作为高三学生,在临考前该如何准备?家长们怎样的陪伴方式才是正确的?考前该为孩子做哪些事情呢?近日,记者走访考生和家长,了解他们考前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面临的困惑和压力,并邀请心理专家为其支招。

学生 

烦躁焦虑 紧张失眠

“最近总感觉坐立不安,想看书又感觉题目练习得还不够,想多做做题,又觉得书本里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透彻。”正在读高三的吴昊是即将高考的一员,临近高考,他发现自己开始坐立不安,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想再准备准备,把知识点再巩固一遍。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复读生刘萌身上,自从进入五月份以来,就开始感觉莫名烦躁,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急躁、发怒,甚至放声大哭。这样的情况让刘萌的家人也感到压力骤增,不敢轻易与其沟通,这也让刘萌变得更加郁闷,随着高考临近,压力也愈来愈大,近日常常出现失眠等状况。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出现考前焦虑的多为学习成绩处上游和中游的学生,主要表现为烦躁、失眠、头晕、恶心。原因大多是因为家长常常通过言语或非言语形式暗示高考的重要性,不少考生也将高考看作前途命运的“大决战”,因而心理压力加大,易产生考前焦虑症。其次还因这些孩子一直成绩都很优秀,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归因于自我,否定自我。

家长 大鱼大肉 过分陪伴

除了努力复习准备高考的学生,同样紧张的还有陪考的家长们。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孩子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孩子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孩子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打造孩子们的好心情,保证好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里其他人都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说话轻声轻语,行动小心翼翼,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甚至停止工作,专门在家陪伴孩子。

“之前孩子学校里开过心理辅导讲堂,不仅学生听了,也邀请我们家长一起了解了,我也知道这种做法是过分陪伴,会增加孩子心理负担,可还是控制不了。”学生家长王先生表示,因担心自己的紧张心理会影响孩子,还特意求助了心理医生,目前状况已经好转许多,也明白了默默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加油鼓励。

专家 平常心态 合理饮食

“其实学生有轻微的紧张心理,不但没有害处,只要把握得当,还会激发他们的考试潜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亳州一中心理辅导老师王继峰表示,每年高考前都会给学生和家长们作心理讲座,也碰到过各种问题,对于学生们纠结的考前压力,他认为要正确对待,不必过分关注,要把压力化为动力,用积极的心态去复习迎考。

此外,父母不要因此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将重心全部放在孩子高考复习上,如此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焦虑情绪,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对于学生们的考前休息饮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王金海建议,考生家长给考生做饭时,要注意干稀搭配主副食兼顾,同时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晚餐建议考生在睡前两到三小时之间进行。 不要过分给孩子服用营养品,因为营养品中可能含有激素,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

(记者 李锦文 文/图)

(责任编辑:bzbsmmy)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