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艺【组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张新闻正在和伙伴一起演出皮影戏

3

张新闻自己制作的皮影都是他的最爱

6

在自家的门前演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观看

2

张新闻正在家中为牛皮影上色

9

皮影戏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

在牛皮上画出图案后还要精心剪刻

8

邻居们在观看张新闻制作皮影戏道具

5

和朋友一起研究皮影的制作工艺

三尺白布作戏台,一笑还从掌握来;

有时明月灯光下,道情一曲唱开怀。

今年19岁的张新闻家住谯城区观堂镇一里张庄,从小就听爷爷讲皮影,说皮影,对这一传统技艺非常喜爱,就暗下决心把它传承下去,完成爷爷的心愿。2014年的时候,他顶风冒雨,独自一人去他乡拜访皮影老艺人,从他们口中学习一招一式 把皮影戏剧目记录了不少。如今,张新闻又发动朋友学习,到现在能演出剧目三十多本,又创作出现代社会风气的新剧目,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皮影戏,为皖北地区文化增添色彩。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张延林 梁西海 摄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