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互查,并发布关于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县区互查情况的通报,共检查52家单位(其中县区局5家),检查的47家生产、使用特种设备单位中,仅有8家单位没有发现安全隐患,占检查总数的17%。
据介绍,此次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由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执法人员中随机抽取检查组成员成立5个检查组开展互查工作,亳州市质监局成立督导组对互查工作全程进行督导。各检查组分别对县区市场监管局今年以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随机抽取部分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抽查。
记者从市质监局特设科了解,这次检查的47家生产、使用特种设备单位,没有发现安全隐患的单位仅有8家,(其中1家无特种设备),占检查总数的17%;有一般安全隐患的有22家,占检查总数的46.8%。
从检查的情况看,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领导不重视、管理人员缺失、安全投入不足、特种设备使用隐患较大。
二是非法违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的现象严重。有的企业大量存在非法使用的特种设备,多台套的设备长期非法使用,不申报、不检定,极易发生事故。
三是重大事故隐患涉及单位多、问题复杂。特种设备超期未检,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失,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违章操作问题较为突出。
四是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上岗,岗位操作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
五是企业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培训欠账较多。从检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的宣传不够,对从业人员培训不足,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差。
六是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作业率低。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重视不够,无证上岗操作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医疗单位医用电梯的违规行为较为严重。
通报指出,对检查出的非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的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坚决杜绝特种设备的非法生产和使用,严防由此引发的事故发生。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条款予以处罚,并按照省质监局重大事故隐患“一单四制”的规定做好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实现隐患的闭环管理,凡未经整改销号的重大事故隐患一律停止生产和使用。 (王红燕 李旋 许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