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被报名”惹来不少烦恼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多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家的孩子或亲戚家的孩子“被人报名到了不想上的初中,学校不承认是他们做的也不给改,自己来回跑几十公里修改报名信息,很是麻烦。”

7月6日,市教育局针对这一问题下文,要求“志愿是考生和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反映,任何人不得干扰考生填报志愿。”

“修改志愿跑了几十公里”

7月4日早上,王女士不停地向记者抱怨,“自家亲戚的小孩今年上高中,这两天填志愿发现已经报名过了,报的是乡镇中学,但我们不想在那个中学上,亲戚在市区买的房子,按政策可以就近上学。”

但修改志愿让王女士没少“折腾”,“我们赶紧联系学校,但学校老师不承认是他们填的,我们又和教育局联系,最后得知要到信息局才能修改志愿。打听了一圈,最后才找到信息局的办公地址。我们从农村跑过来几十公里,来回跑的真是够呛。”

当天下午,在市信息局网上办事大厅管理中心,记者见到了另一位来修改志愿的家长,巧的是,他与王女士反映的“被报名”学校竟然是谯城区同一所农村中学。

“每天修改几十人志愿”

“你如果早上来,这里人更多,挤了一屋子。”市信息局网上办事大厅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无奈地说,自从小升初开放网上报名以来,平均每天有几十名学生来修改志愿,“风华、黉学和农村中学是重灾区,出现‘被报名’的情况较多。”

随后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家长签字的修改志愿申请书,原因有的是“家长不知情被某某中学报名”,有的是“家庭原因”,其中“家长不知情”的占多数。

网上办事大厅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此说道:“因为‘被报名’的事,我们这里每天要安排三四个技术人员来处理这事,严重影响了全市网上办事的效率和工作,希望教育部门加大管理,减少类似事情出现。”

紧急下文“不得干扰报名”

7月6日,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招志愿网上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没有考生和家长(监护人)共同签名预报表的考生,确认点不得让其上机填报志愿。”

通知还强调,“考生志愿信息提交后,确认点管理人员现场打印志愿确认表,由考生本人现场签字确认,他人不得代签。加强志愿填报现场管理,杜绝干扰考生和代填志愿现象。志愿是考生和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反映,任何人不得干扰考生填报志愿。”

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可以举报,“市和县区招办设立社会化志愿填报点,考生在指定志愿填报点无法按本人和监护人真实意愿填报志愿的,应立即向所在县区教育局和招办举报,并拒绝在该点填报志愿。”

对违反填报志愿的,“督促其按规范程序组织考生填报志愿,发现问题,立即查处,追究责任。对严重违规操作,造成社会不良社会影响,取消其志愿填报确认资格,三年内不得在该校设立志愿填报志愿确认点。”(记者 李鹏)

(责任编辑:bzkrl)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