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残疾贫困户丁泰宇的故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与残疾贫困户丁泰宇的故事

许昌勇 7月6日 星期五 晴

每天总是忙于村里的各种工作,很少能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今天我想写写我与村里贫困户丁泰宇的故事。

2017年4月28日,我从古井集团被选派到谯城区芦庙镇杨庄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由于南北语言的差异,村里的百姓都称我为“蛮子书记”,与丁泰宇的故事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丁泰宇是杨庄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当时家里条件差,没能及时治疗,落下严重后遗症,从此不能独立行走。在家人的帮助下,他顺利读完了初中,而且成绩特别好。但由于身体残疾的原因,他没有继续读高中、大学,从此辍学在家。

2001年,他在电视上看到山羊养殖,于是发动家人贷款四万元搞起了养殖。买种羊,建场地,投进全部的人力物力。然而,2003年的非典让他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山羊没有了销路,又加之连降暴雨,山羊多数得了疾病,死了十之八九,损失惨重,欠下了五万多元的债务,让家里陷入了绝境,极为痛苦。

痛定思痛,他又决定去学计算机,虽然通过学习掌握了计算机维修、操作等技能,但还是因为身体原因,找不到工作。为了生计,在家人和同学的帮助下,他先后从事过小饰品销售、中药材销售、倒卖袜子等等小生意,虽然生意不大,倒也可以维持生计。幸运的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他在网上认识了女友彩云,女友家是广西的,不辞辛苦来到亳州陪伴他,很快,他们的女儿也于2008年诞生了。本以为幸福的三口之家好日子刚刚开始,不料生意一度出现亏损,就在此时,他的女友也突然离家出走。

痛苦、彷徨、绝望,让他人生再次跌入了谷底,他几度萌生轻生的念头。但看着襁褓中的女儿,他又坚定了重生的信念,他要好好活下去,把女儿抚养长大,把生活过好。2014年,他在网上看到绿化种植,经济效益不错,他又从弟弟那借了四万元钱,在南京购买了红叶石楠和阔叶女贞的种苗,找人种植在老家的田地里。经过他父亲和弟弟的几年精心管理,苗木终于可以出售了,但烦恼也来了——没有销路。

2017年5月,我驻村后第一次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就听村干部说起丁泰宇家里苗木销售难的问题。随后,我多次登门了解情况,搞清需求。而后,我就动用各方资源来帮助他渡过难关。

为了能将苗木卖上个好价钱,我联系了古井集团欣园绿化公司帮助他把苗木重新修剪了一番,然后又通过微信朋友圈、亳州晚报、亳州电视台等多种渠道为其寻找销售机会。通过大半年的努力,于2018年3月30日,我联系了亳州鑫润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和亳州福达印务有限公司为其销售了将近一百多棵红叶石楠球,收入一万多元。同时还与古井集团的乐酒家园洽谈了认购苗木事宜,预计还可以销售200棵,大概能通过销售收入2万余元。

通过这两次销售,丁泰宇重新看到了希望,他还主动找到我,与我沟通能否继续种植此苗木,为此,我也多次辗转于亳州市各大园林公司与其沟通定向种植定向收购事宜。目前已经有几家意向公司正在沟通,其中安徽古井集团旗下的安徽欣园园林绿化公司表示大力支持,将给予技术指导和销售建议,共同帮助丁泰宇脱贫致富。

在党的亲切关怀及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丁泰宇已经于2017年顺利脱贫。他感激地说:“正是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让我们家踏上了脱贫致富路,我还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带领大家过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扶贫道路任重而道远,请杨庄百姓放心,“蛮子书记”心不蛮,我一定会带领全村百姓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力以赴把杨庄村带向小康之路!

(作者系谯城区芦庙镇杨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责任编辑:bzbsmmy)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