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战友放电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为战友放电影

◎曹先训

新兵下队后不久,我就被选调到支队电影组,专门从事电影放映工作。不知是电影可以给他们带去欢乐,还是我能让战友们欢乐,他们都叫我“欢乐使者”。

每次战友们这样叫我,我嘴里只是嘿嘿地笑,但是我心里始终提醒自己,要对得起“欢乐使者”这个称谓,要对得起战友们的尊称,无论多苦,无论多累,都要把电影放好。

1998年7月,我刚从总队电影放映员集训队归来,就遇到某通信营邀请我为每天挖坑拉光缆的战友放电影。他们长期生活在野外,风吹日晒,还在不停地挖坑。每当想到这些,就不由自主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他们是辛苦的。就为这一点,我也要满足他们长期以来盼望看电影的心愿。

第一次从事放映工作,又是面对如此热切地渴望电影带来欢乐的战友,无论是架机,还是装片、换片,我都十分小心,也十分紧张。唯恐出了差错,扫了大家的兴。随着影片的上映,露天放映场慢慢安静了下来,只听到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战友面前喋喋不休,战友们从聚精会神地望着屏幕逐渐转为窃窃私语了,时而还会传出朗朗的笑声。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这些通信兵们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了,索性鼓起掌来,敲起了板凳。在场的领导谁也没吭声,任这种欢乐在营区飘荡。我想,他们那个晚上,包括那个八一,应该是他们最快乐的一晚吧。

八一期间,我在教导队放电影时,一位后勤班的老兵找到我说:“我当兵几年了,除了在教导队能看到电影,在中队从没有看到过电影。我们中队又是驻在山里,一到晚上战友都无聊得不知所措,希望你多到我们二中队放几场电影,让大伙都高兴高兴。我年底就要退伍,也看不了几场,我是想让战友多一点欢乐,少点无聊。”听了这位老兵的话,我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但又使我犯难。自从我到电影组从事放映工作,一直都是在市区放映,从没有到山里放过电影。要想再开辟一个新的放映点,须向领导汇报。

当月,我从库存影片中精选两部优秀影片,向主任汇报了在二中队建立放映点,主任当时就答应了。在派车的时候,政委也赞成我的做法,还叮嘱我路上注意安全。

带着领导的嘱托,我来到了驻守罗宵山脉深处英山脚下的二中队,官兵们看到了放映机,都围过来看看这摸摸那,问问这个说说那个,许多老兵还主动为我打下手,帮我架机子,挂银幕。还没有吃完饭,附近的村民就坐在银幕下等候了。那晚,许多当班的战友感到很委屈,好不容易看场电影,自己还要去上哨,他们带着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银幕。我安慰他们说:“这次看不到,下次专门给你们放一场。”上哨的战友听到这句话,乐呵呵地上哨去了。记得那晚放映得很成功,影片情节使他们笑个不停,《武警影讯》曾以《大山深处的笑声》为题报道这件事。自此以后,每当上级配发的影片一到,我就会到二中队放映,有时还会把放映点选在英山村,让驻地的村民也能看上电影。

放电影是我的任务也是我的职责,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为兵服务,就要为战友送去欢乐。2000年8月,我收到了南昌指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许多战友都劝我说:“马上就要去学校报到了,别放电影了,好好休息一下。”我笑笑说:“站好最后一班岗,放好最后一场电影。”入学前夕,我最后一次到二中队放电影,天公很不作美,放到一半的时候,竟下起了小雨。为了有个圆满的结局,我执意要把剩下的影片放完。中队的官兵都躲在二楼的过道上欣赏雨中的影片,我就让人找来两把雨伞和两件雨衣,把放映机的重要部位挡住。雨越下越大,剧中的情节越来越精彩,战友们不舍得留下“无言的结局”,我也不舍得留下遗憾,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放完最后一个画面。

没几天,我就离开了放映岗位,到学校报到去了。几年后,我又回到了政治处,虽然不从事放映工作了,有时还会和放映员一起,到基层重温那银幕前的笑声。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