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株努力生长的玉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84年高考失利了,我的人生走入了低谷。那段时间,我跟父母去劳动,上坡下坎,走遍了家乡的大小山坡。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我比山坡上的野草高不了多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我的身体和灵魂跟家乡的土地挨得如此之近。

烈日下的劳作是异常辛苦的,常常汗流不止。当汗水流进眼里,找不到水清洗的时候,眼睛被渍得生疼;背上火辣辣的,感觉阳光要把我的身体穿透,烤干里面的水分。但我知道,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我无法逃避。

更糟糕的是,为了适应三年制高中,母校停办复习班。如果复读,只有去遥远的县城。县一中还规定了复读分数线,我的分数比复读分数线低了几分。县二中教学质量差一些,也许去那里会有希望。尽管如此,我依然没有勇气去一趟县城,因为那时我家很穷,车费都出不起。

我的沮丧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每当没事可做的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在野外漫无目的地游荡,要不就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呆呆地望着远方出神。

也许是父母怕我出事,所以每次外出干活时都会把我叫上。好些时候,我会赌气偷懒,站在一旁,父母假装没看见。没有读过书的父母实在帮不了我什么,他们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日子变得十分漫长,空虚无望充斥着我的心灵。就这样到了8月中旬的一天。那天上午,我和父母从山坡上干完农活回到家,吃过午饭,我坐在门口纳凉,正有些空虚无聊,这时,村里人跑来告诉我,说有人来找我。我正诧异间,一行人来到了我家院子前。定睛一看,哇,他们是我高中时要好的同学。他们没有忘记我,我很感动!

细聊中,我知道他们都考上了大学,其中马永兵同学竟考上了北京大学。我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那天下午,他们非要邀我去爬村子对面的那座山。尽管那座山并不是很高,可我从来没有上过山顶。我们沿着山路,一路小跑,也许是心情愉快吧,似乎没用多大工夫,就登上了山顶。我们站在山顶,望着山那边的村庄,望着山那边的山和遥远的天边,久久伫立。我知道,我无望的心底,正有一颗希望的种子慢慢萌发。

天色渐晚,从山顶下来回家时,遇到了一片玉米。尽管这块地距离山顶很近,但玉米长势却很好,绿绿的一片,煞是惹眼。玉米是家乡最常见的庄稼,此时在我眼里似乎有些不寻常。我望着比我高出许多的玉米,心中似有所悟。我知道,我现在就是一株玉米,一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玉米,我必须像玉米一样努力生长。

在家务农半年后,我又回到了母校复读。后来,我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大学。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困境,我始终告诉自己,要像玉米一样努力生长。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