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深秋,
安徽的温度明显降低。

但是,
安徽的热度却持续升高!


10月15日至10月17日,
连续三天,
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在内的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在头版或者显著位置报道小岗村4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10月15日,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小岗村改革成果。

10月16日,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小岗村改革成果。

10月17日,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小岗村改革成果。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40年前,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生死状”,让小岗村尝到了久违的丰收味道,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大幕。40年来,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小岗村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从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到实现首次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分红,更多的丰收喜悦接踵而至。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农村“三变”改革的“分红利”,中国农村改革的路径在小岗村一直延伸。
央视新闻联播指出,1978年,发端于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40年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再到三权分置改革,中国农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除了小岗,省会合肥也得到了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争相报道合肥。

新华社文章指出,合肥这个40年前的“江淮小邑”,凭借“先行一步”的改革魄力,潜心科研、培育产业、吸引人才,转身一变成为“创新高地”。科技创新爆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合肥一路“跨栏”式奔跑。十八大以来,GDP年均增长10.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综合实力进入省会城市前10位,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