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忘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福成

每次登山,我都在想,我在峰顶看到的,是遥远的天空吗?站得高就一定能望得远吗?望远又能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

小的时候,我常常去爬离家不远的水牛山,山不高,一会儿就能爬到山顶。

山顶是较平整的,在上面跑来跑去,放眼四望,感觉是跑在云端,看到了诗和远方。

那时,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想当兵,第二个是想当书法家。

我掠过绿水,踩着青山,望着白云,真的是感觉壮志凌云志存高远了。

而可笑的是,头发都白不少了,孩子都快到当兵的年龄了,我还没有穿上军装。

再说书法家那个梦,为了实现,到处访师买帖,却不知,水牛山上的那块石刻,就是著名的书法宝典啊!

登高望远,是那么的理想化,不实际,甚至让人丢掉了眼下的宝藏,迷失了往前行走的方向。

再说,登高真能望远吗?

我曾一二十次登上泰山的顶峰,到了顶上,不是烟雨迷蒙,就是一片云海,根本看不多远。

即便遇上晴天,无阻无碍,看远了也是茫茫一片,空空无物,还不如好好看一下身边的风景美好呢。

思古忆今,实应将登高“望”远改为登高“忘”远啊!

想当年,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多么威风志强,然而,却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多少年来,“少年强则中国强”,而今是,孩子个个会上网,不给手机就骂娘,眼睛近视数百度,摘了就是两茫茫。

走进大学校园,看到的都是手牵手的情侣,走出大学校园,红火的都是学生钟点房。

这不能怪孩子们不争气了,不登高望远了,不信您看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多多啊,他们都已经看到了远方,达到了远方。

可我们的教育有病了,盲目追求教育利益最大化,却忘记了如何让孩子走好脚下的路。

再看给人看病治病的医院,就更有病了,挂号需提前预约,缴钱需排队,住院需找关系。

医生越来越多了,医院越来越多了,病人越来越多了,这对吗?

本来,应该是病人越治越少,哪有越治越多的道理?

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如果是越抓越多,那这个社会将是什么样子?警察还有颜面拿工资吗?

然而可笑的是,医生几乎成了收入最高的职业!

我的一位朋友不久前从英国归来,他说那儿的医院里很少有病人。

医院里的病人越来越少,这才是常态。

人没病了,才叫身体健康;医院穷了,才叫国家健康。

我们不要再提登高望远了,还是先登高忘远,治治眼下的病吧。

否则,到爬几层楼都不喘了沦为荣耀的时候,人就会病得登不了高了,那就成只会挣钱谋官的工具了。

温馨提示:《反弹琵琶》每周四刊发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