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四送一服”暨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
深化税务“放管服” 助力企业降成本
市“四送一服”暨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便捷办税方面推出了哪些具体举措?税务部门如何施行“放管服”? 11月27日上午,市“四送一服”暨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围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助力“四送一服”工作再上新台阶,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详谈了我市税务部门为企业减轻负担的举措和成效。
多措并举 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放管服”改革工作中,我市税务部门在新机构组建后,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按照“放要彻底且有序、管要规范且有效、服要优质且有感、放管服三措并举且有联”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把税收红利真真正正落在纳税人身上。
在便捷办税方面,今年以来,市税务局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放管服”改革、“四送一服”等工作,不断推出一些便捷办税措施。除了对办税服务厅进行了整合,实现税、费收业务“一厅通办”,税收业务在综合窗口“一窗通办”以外,还扩大区域通办,实现了所有业务全城通办,并严格落实省内通办。同时大力推广网上办税,实现“一网通办”,并推行网上预约办税,让纳税人选择错峰办理业务。另外,我市还强力推进自助办税终端管理应用工作,实现24小时自助办税,并于6月1日,原国地税税收业务一体化自助办税终端成功开发上线。
在优化办税服务流程、简化纳税申报中,对于同一办税事项,纳税人只需提供一份资料;同时推行实名办税,利用实名身份信息,进一步简并报送资料31类。工作中,我市还全面实施“两个清单”,施行纳税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11大类219项791个业务)”和“一次不用跑”(全程网上办7大类82项610个业务)改革,持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认同感。在优化税务注销流程中,规范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制定统一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实行限时办结;实施简易注销工作衔接,方便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高效快速退出市场。在简化发票核定和领取及代开流程中,压缩企业领票时间,申请领用10万元(含)以下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定额发票,实行当场办理;同时,委托邮政代开发票,进一步方便纳税人。
确保优惠政策企业应享尽享
增值税纳税人包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两类。今年5月1日前,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50万元,批发或零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80万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500万元,超过以上标准按政策要求需要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由适用较低的征收率转为适用较高的税率。自今年5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统一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并且原已按老标准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单位和个人,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可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这项政策一方面可以降低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税收负担,另一方面有效简化了财务核算的难度和纳税申报的复杂程度及次数。在‘四送一服’中,亳州市税务部门积极推行国家最新政策落地,帮助企业将纳税‘身份’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使全市240多户企业在税负降低和流程简化上得到实惠。另外,这项政策的执行期限是今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仍然可以前往税务机关办理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手续。”新闻发布会上,围绕这一问题,市税务局货劳科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介绍。
今年以来,国家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先后出台了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提高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标准等减税政策。我市还在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范围内,把亳州经济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和谯城经济开发区三个园区的土地使用税标准由10元每平方米减至8元每平方米,进一步降低了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根据优惠政策类型,建立了专项落实台账,压实各部门落实责任,将优惠政策及时送给纳税人;开展跟踪分析,发现应享受而未享受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及时查漏补缺;对政策落实过程中纳税人反映的问题,抓好改进提升;建立优惠政策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将落实情况纳入税务机关内部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督促,努力做到应享优惠政策的纳税人不落一户、应享尽享。前10个月全市已累计办理各类减免退税23.40亿元。市区享受土地使用税标准降低政策的444户企业全年可累计减税3200万元左右,有力支持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刀刃向内”推进简政放权
今年以来,我市政策辅导全面升级。税务部门认真抓好税收优惠政策培训辅导,组织专题纳税人夜校,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自动享受功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各类专题培训39期,累计培训企业办税人员2187人次,基本实现了纳税人培训全覆盖。以解决企业涉税问题、帮助用好用活政策、加速企业发展为导向,对部分企业开展一对一问诊辅导,精心组织纳税人大走访活动,局领导、中层干部多轮次带队,累计走访企业2200余家,解决涉税问题100余条。有序组织政务公开和政务热线工作,对12366热线、大走访活动、政务微信微博、网站信箱留言等途径收集的涉税诉求,严格限时办结,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
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中,我市落实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坚持“刀刃向内”,继续削减税务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4项许可审批事项,税务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已全部取消或调整。精简涉税资料,推行实名办税,规范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将所有涉及减免税、资格认定等事项由事前审批调整为事后备案管理,简化发票核定和领取及代开流程,当场办理、限时办结,切实减轻办税负担。做好权力清单、收费清单、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等五项清单后续管理,及时动态调整,按照“政府端菜型”和“群众点单型”分类梳理公共服务清单。编制了税务行政处罚权力运行流程图,按时向社会公开清单调整情况,真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透明中运转。按照税务□总局部署,下一步,2018年底前将再取消20项涉税证明事项。2019年,再精简一批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报送的资料。
在管理服务中,我市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帮助企业合理享受优惠的同时,杜绝偷税、逃税等钻空子可能,推进实时税收风险防控,开展增值税抵扣凭证异地核查等工作,推进电子发票,积极化解各类涉税风险隐患。加强税务稽查,制订“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方案,建立了《税务稽查对象分类名录库》《稽查执法人员名录库》,推进涉税信用联合惩戒,进一步规范税务执法,推动形成“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管理局面。
另外,我市还全面落实省内通办、同城统办、一厅通办,实行网上预约办税,推广应用移动办税APP,实现新建商品房缴税和办证“一次不用跑”,上线存量房网上缴税系统。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行清单式服务,以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为抓手,逐项落实便民举措,积极展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成效,组织纳税人开放日活动,举办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座谈会,继续推行“税融通”贷款业务,优化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不断提升办税服务水平。
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2018年底前,我市将实现5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2019年底前,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同时,继续简化办税程序,探索推行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在税务注销等环节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凡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等纳税人,如相关资料不全,可在其作出承诺后,即时办理相关业务。(□本报记者 刘景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