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代步工具,然而对于一些住在楼上的居民来说,给电动车充电成了头疼事儿。记者走访中发现,在不少小区,高空扯线现象普遍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新建小区安装了充电桩,然而使用并不普及。高空电线随处飘荡,智能充电桩无人问津的现象十分普遍。
“飞线”充电 现象普遍
“这几天阴雨天气,那些高空充电的电线还不收回去,仍然把电插板放在外面,给车子充电,差点没出事。”12月3日一大早,家住光明小区的郑先生就在楼下大喊楼上的电动车车主,赶紧下楼把已经响了一夜的电动车推走。
“夜里一直下雨,楼上的住户给电动车盖上雨披,继续放在外面充电,充电板也在外面淋着。”郑先生说,不知是不是因为下雨受潮的原因,半夜电动车报警器持续响个不停,实在被吵得难以入睡只能出门看看,这一看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充电器插头和插板的连接处正冒着火花,郑先生慌忙找到一个塑料棍将插头挑开,然后将插板踢到楼道屋檐下。
除了郑先生所住的单元楼外,记者又走访了御花园、国购名城、翡翠花园等小区发现,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高空扯线给电瓶车充电的现象。
收费偏高 充电桩遇“冷”
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高空悬挂电线,是因为住在高层不方便给电动车充电。然而,走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一些老旧小区外,部分新建的小区还装有方便给电瓶车充电的充电桩,却鲜少有人问津。
在翡翠花园小区记者看到,在十多层高的楼上飘荡着几根电线,随风飘荡,充电插板就随便扔在绿化带边。“这样从十来层高的楼上来回收取插板,不会不方便吗?”面对记者的询问,一位居民表示,“为了使用方便,大家都是直接拔掉家中的电源,使用的时候再接通,这样也不用担心其他人会使用自家的插板。”
一边是随风飘荡的电线,一边是鲜少有人问津的充电桩。“虽然说充电桩平均一小时0.25元,办卡会更优惠些,但还是没有自家的电便宜,也没有自家插板充电方便。”一位居民表示。
扯线充电 积习难改
除了翡翠花园外,在装有充电桩的国购名城和文化小区里,充电桩也都受“冷落”,高空使用充电板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经常宣传这样充电的危险性,为了方便大家充电,又特意安装了充电桩,可依然没有太大好转。”一小区物业人员表示,这种高空充电已经成为不少居民的习惯,因此短时间内充电桩充电难以普及。
“此前曾经发生过电瓶车私拉电线充电引发的火灾,如果挡住楼道危险性更大。”市消防支队消防官兵陈良介绍,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如果线路容量不够,会引起线路过载,易引发火灾事故。而且,电线在空中没有任何支撑与保护措施,会与墙体发生摩擦,磨损非常大,漏电概率很高,且容易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记者 李锦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