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利剑高悬 护航生态亳州建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晚报-中国亳州网讯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狠抓环境执法不放松,严打违法排污成常态,一批典型性环境违法案件被查处,17家十小企业被取缔,全年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专项执法行动,为生态亳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批环境违法案件被查处

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刘峰介绍,2018年以来,市环保局每季度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开展一次“双随机、一公开”专项行动,全年全市共抽查企业504家;每季度分别对全市的砖瓦窑场、规模化养殖场、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一次随机抽查,全年共抽查2000多家;每半年对全市乡镇级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一次随机抽查,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14处,每季度对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通报给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督促限期进行整改。

“2018年1-12月份,全市环保系统共检查污染单位12000多家次,查处了一批典型性环境违法案件。”刘峰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136件,罚款668.8645万元,其中两张大额罚单全部执行到位,一是对襄大农牧(蒙城)有限公司处罚85万元;二是对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亳州)有限公司处罚70万元,创亳州环保史上之最。

同时,各县区也不断强化环境执法,助力环境治理。去年1-12月,涡阳县共查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9件,下达罚款金额170万余元,同比增长45%。全年使用《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移送涉嫌环境犯罪五种类型案件共74件,其中实施查封、扣押案件67件,同比增长22%;实施停产整治案件1件;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案件5件,同比增长500%;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件。

17家十小企业被取缔

刘峰介绍,2018年,全市取缔十小企业17家,共摸排散乱污企业491家,全部完成整改,其中关闭取缔330家,整顿规范161家。使用新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共275件,案件总数量较2017年同期增长20%,其中查封扣押204件,限产停产35件,移送公安拘留32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4件,追究刑事责任5人。全市环境执法力度的大幅增强,极大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按照“全民参与 环保风暴”专项行动部署,我市设立有奖举报专项资金500万元,通过12369环境热线、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微信、数字城管等多种平台,1-12月份全市共受理查处环境信访投诉2110件,查处率100%,办结率98.7%。

以蓝天保卫战为主线,市环保局去年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等七大专项执法行动,为“生态亳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的一年环保执法力度不减

“2019年,我们将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每季度对全市重点污染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砖瓦窑场、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一次随机抽查,对全市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每半年开展一次随机抽查,加大对未批先建、无证排污、违法排污、超标排污、逃避监管、涉危涉重、环境污染涉刑案件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刘峰表示。

同时,强化新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执法手段运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高压的态势、严格的手段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消除环境隐患,确保我市环境安全,努力让亳州天更蓝、水更绿、地更净。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认真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环境监管,持续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守卫‘老子故里 生态涡阳’的碧水蓝天。”涡阳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汝平 杨毅)

(责任编辑:changyanmin)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