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至18日,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合肥召开。
会议期间,来自我市的10名省政协委员认真履职,精心准备提案,会上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发出亳州声音,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筹建安徽中医药大学亳州校区
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驻亳省政协委员联合提出了“关于筹建安徽中医药大学亳州校区的建议”的提案。
委员们认为, 当前亳州正在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但中医药产业人才供给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建议筹建安徽中医药大学亳州校区。委员们建议,争取在“十三五规划”期内,建成安徽中医药大学亳州校区,从而缓解我省现代中医药产业人才匮乏的现状,进一步加快“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和皖北振兴步伐。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省政协委员、美誉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姜晓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姜晓东表示,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新型政商关系,本质上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行为上守底线、分公私、讲责任,才能做到交往有道、于公有益。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企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推动民营企业与地方经济,共成长共繁荣。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张国芳提出了“关于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张国芳建议,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长远发展角度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在城市规划保护区内,尽量不进行大拆大建,防止在城市旧貌换新颜的过程中摧残历史古城,现代建筑在布局、体量、尺度、色彩度上应与传统特色相协调。
张国芳建议,省市县财政应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和文旅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要资助鼓励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参与对外交流,资助支持他们举办各种有益于文化传承的活动。要依托我省高校资源、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培养文化旅游各种人才和专业队伍,制定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标准、流程、规范,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戏曲、民间歌舞等,让传统文化有看头、活起来。(刘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