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观察越是倾心于事物,事物就越是呈现其多样的面貌。远近、高低、斜正、俯仰、明暗、动静,在光影流转中赋予事物无穷的可能性。然而,当我们用相机来截取片段,活生生的事物在镜头里死去——被固化、被割裂。在影像与其所指示的事物之间,就像语言与其所指向的存在之间一样,有一道永恒的鸿沟。

在漫游的路上,不再纠结那些费脑的问题。我走入林中,恰逢松子落了下来。枯枝在脚下发出干燥的响声。风像船一样驶过这片树林,只留下树梢间的波浪声。透过交错的枝干,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上,高高的云朵缓缓飘移。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绕过山侧偶遇一所老房子,像邂逅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洞开的门是他历经沧桑而又坦诚的眼睛。走进去只见断壁颓垣、满地瓦砾。天光从坍塌的屋顶上倾泻而下,照见斑驳的墙体上雨水冲刷的蜿蜒的泥痕。庭中桑麻、杂草丛生,参天大树穿过屋顶亭亭如盖。这些顽强的植物在风中摇曳、起伏,像是在嘲笑人生的短暂与终归颓圮的宿命。忽然间一句话掠过我的心湖,“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是的,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谁又不是匆匆过客呢?

时间总是太抽象,而衰老与死亡又太过真实。我承认伤逝是烂俗的,为此伤感是矫情的。然而,就算我们不在情绪的泥沼中沉沦,只在当下无尽的琐碎与忙碌中麻醉自己,流逝的进程也总是不可抗拒地发生着。

所以,即便相片不能替代事物、语言不能替代存在,我们也还是会用镜头、词语来记录。记录那些美好的事物,那些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还有在生存夹缝中得以喘息片刻的清醒时光。唯其如此,才能在不可逆转的生命洪流中努力抓住些什么,一缕水草或者一点活过的痕迹。也许这就是记录的意义所在。(丘壑)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