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亳州空气质量为啥差?原来是因为“他们”!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生态环境部通报除夕、春节空气质量情况,亳州市属极度污染,全国倒数,峰值在2月5日上午九点,PM2.5数值高达952,全国倒数第一。专业人士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从监测数据看,烟花爆竹燃放型污染严重。雷达特征图显示,从2月4日晚上7点起,污染特征迅速从偏综合型转为偏烟花型;

二、乡镇监测数据显示,乡镇污染加重明显先于国控站点,尤其是2月4日晚以来一直处于主城区上风向的谯城区大杨、赵桥、谯东、十九里等站点;

三、礼花类烟花燃放多,因其燃放高度与监测点高度(约20米)较为接近,对空气质量影响快速而明显;

四、今年春节亳州市烟花爆竹对污染的“贡献率”从去年的83.85%下降到今年的64.5%,下降了19.35%,但仍远远高于省内周边阜阳36.2%、宿州33%、淮北11.1%,其中淮北只有亳州市的六分之一;

五、当下非禁燃区群众燃放烟花爆竹量大,甚至有群众错误认为是燃放特权,加之一些烟花爆竹经营户不当宣传,导致农村大部分区域大量购买、燃放烟花爆竹。

根据当前情况,谯城区已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禁止在全区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大盘香,否则将会被罚款、拘留!(汝平)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