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杜延安: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需更多高层次人才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亳州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现代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专访时称,2018年亳州市编制完成《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中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达1096.8亿元。

57家中医药百强企业落户

“全国中医药百强企业已有57家落户亳州,同时亳州也有3家本土企业入选中华民族医药百强榜。”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向记者介绍,亳州市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大力推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强力扶持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保健品、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市财政累计补贴资金6.35亿元,扶持中医药产业项目174个,目前全市获批GMP认证企业达175家。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亳州市持续壮大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太安堂中药材特色产业园等6大有形市场,积极培育药都网、药通网、药博商城、珍药材网等电子商务平台,连续举办34届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通过这些举措做大医药贸易。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流通业线上线下贸易额达743.2亿元,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贸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多项举措打造“诚信药都”

杜延安代表说,亳州市制定出台了十多项促进药品技术转让、研发和培育的扶持政策,不仅设立首批10亿元的药品技术转让和研发专项基金,鼓励、支持企业药品技术转让,同时成立亳州市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了解到,亳州市还高度重视开展药品药材生产经营综合整治,2018年检查药材经营摊位11713家、固定门店1821家,飞行检查生产企业217家次、收回GMP证书18张,全覆盖检查药品批发企业73家,查处非法加工场所1013个,共立案行政处罚案件362起。这些举措使药品药材质量更有保障、市场更加规范。

期待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

杜延安代表告诉记者,将亳州打造成“世界中医药之都”是一项宏大工程,2018年亳州市编制完成的《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到2030年的发展思路。亳州市将立足现代中医药产业优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把药品药材质量放在首位,协同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各产业协调发展。

杜延安代表也提到,虽然亳州市已经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招才引智办法,但制约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他建议国家在中医药产业布局上向亳州市倾斜,成立省(部)级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构建省(部)级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体制,吸引中医药领域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向亳州市集聚,帮助亳州市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

呼唤老乡返乡就业创业

2016年6月6日,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市长杜延安向全国的亳州老乡发出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呼唤他们返乡就业创业。昨天,杜延安代表提及此事时说,返乡创业,关键要留住人心。亳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对返乡创业的亳州青年不仅提供贴心的政策支持,还为他们打造温馨的发展环境和配套的优质服务。

记者了解到,亳州市为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市县区均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业工作协调小组,设立专门工作机构——亳州市请您回家助您创业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同时,亳州市财政每年设立1500 万元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双创积极性。

截至2018年底,亳州市共收集创业线索24473个、创业成功18815个,创业带动就业17.92万人,返乡创业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70个,带动投资249.6亿元。(崔雪美 但孝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刘旸 钟虹 魏鑫鑫)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