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两人入选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市两人入选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亳州晚报-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安徽文明网公布第五批“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利辛县公安局桥南派出所所长朱晓丽、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唐超入选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朱晓丽原所在的辖区中疃镇属于全国艾滋病重点帮扶乡镇,有些病人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反常,时有发生涉及艾滋病人的聚集闹事、打架等事件。在处置一起有艾滋病人参与打斗的过程中,她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冒着可能被传染的危险,冲入打斗的人群进行制止。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以来,朱晓丽每年至少有300多天的时间在辖区,逢年过节的时候,她都没在家过过。孩子上学从没有接送过,从没开过一次家长会;母亲病重住院时,朱晓丽正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办案……

从警20年来,朱晓丽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被安徽省公安厅评为“十大爱民模范”;2014年8月,被评为“亳州好人”;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同年,她又被评为“中国好人”,还受到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唐主任每天都像上了发条似的,一刻也停不下来。”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同事看来,唐超工作起来就像个机器人。“上班身子围着患者转,下班心思围着患者转。”从医20多年,唐超已形成一种常态: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患者需要,随时出现在病床前。

身为科室主任,唐超常常提醒每一位同事:一次诊断、一个处方,对于医生来讲或许是寻常小事,而对于患者来说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唐超自从医那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无论当不当班,心,都不离开岗位。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深知老百姓看病不容易。”1989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的唐超,自参加工作以来,牢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把救死扶伤当成事业的最高追求,倾尽爱心解除患者病痛。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30年来,唐超始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他说,医生多一分辛苦,患者就少一分痛苦,这是医者仁心最基本的体现。(李锦文)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