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杜延安:凝心聚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晚报-亳州新闻网讯 3月14日,《农民日报》两会特刊刊发了该报记者李朝民采写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杜延安的专访文章《凝心聚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市长杜延安》

报道中,杜延安说,亳州市以现代中医药产业为首位产业,是中华“四大药都”之首,中医药产业基础扎实,具有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基础条件和迫切需要。

文中,杜延安介绍,中药材种植在亳州有2700多年历史,2018年年底,亳州市中医药产业的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杜延安认为,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亳州具备良好基础。一是中药材种植优势突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0,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中药材进出口检测示范基地。二是中药材流通优势突出。亳州市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贸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中医药贸易额达743.2亿元。三是中药材加工优势突出。全市GMP药品生产企业达175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约占全国的15%。四是发展优势突出。亳州市政府相继制定出台10多项促进药品技术转让、研发和培育的扶持政策,成立7支总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基金,设立首批10亿元的药品技术转让和研发专项基金,现代中医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文中,杜延安认为,亳州市面临着产业链条层级还不够高、高端创新人才较为匮乏等问题。为此,杜延安建议:一是在中医药产业布局上向亳州市倾斜。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把亳州市作为一块“试验田”,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支持亳州市先行先试,鼓励改革创新,将亳州列为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试点区、“互联网+中医医疗”试点区等,助推亳州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是在科研和人才引进培养上给予亳州市大力支持。建议支持亳州市举办世界中医药论坛、建设国家级中医药研发创新平台,支持国内中医药类高校与亳州市合作筹建中国(亳州)中医药大学,加快中医药领域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向亳州市集聚。三是在沟通渠道上为亳州市开辟绿色通道。建议成立部省级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构建部省级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体制,汇聚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力量,调动更多资源、政策、项目、资金向亳州市倾斜,支持把亳州市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质量管理优秀、全链条质量有保障、人民群众信赖的中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本报记者 整理)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