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至18日,亳州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好天儿”越来越多

3月1日至18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亳州晚报-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3月1日至18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是全省唯一平均浓度同比下降的市。

去年以来,我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大力开展烟花爆竹禁放、禁止露天烧烤、城区散煤治理等专项整治,通过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对全市工业企业、施工工地、餐饮服务单位等进行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在实施“五控”措施中,我市引入智力支持,邀请生态环境部环科院、PM2.5防治小组等专家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课题研究,建立会商机制,科学施策。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投入资金近3200万元,购置了空气自动监测、移动式机动车遥感监测等一批现代化装备,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科技支撑,多措并进,我市“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2018年底,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57.6微克/立方米(未扣除沙尘暴影响),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率61.9%、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PM10平均浓度为9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以“五控”为重点,强化科技支撑,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据悉,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18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8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下降比率居于全省第四名;重污染天数为16天,同比减少2天,秋冬季攻坚成效明显,可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汝平)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