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晚报-亳州新闻网讯 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我市真金白银支持工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今年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程在网上办理,企业登录安徽政务服务网即可申报项目,项目审批信息也同步显示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上。
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实现统一路径全程网办,是我市贯彻落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通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多种方式,累计直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7.2亿元,实现直接融资28.87亿元。全市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4.76亿元,受益企业599家;创新“金农易贷-全民双创”普惠式纯信用贷款产品,共完成授信25.65万户,总授信金额222.99亿元,用信户数21.59万户,用信金额150.35亿元。
近年来,我市通过“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政企直通车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微信群、深入企业实地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定期督查调度市税务、国土、发改、财政、住建、房产、人防、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督促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降成本规定。
同时,我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大力压缩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时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并联审批,压缩了审批时限约30天;将各部门审批承诺时限由原来的7-10天不等统一压减至每个环节3天,9个环节只需27天,比全省统一要求的50天减少了23天;通过实行容缺预审,部分审批事项均可以通过容缺预审,压缩了审批时限约44天。一般工业项目从签订入园协议至获得施工许可全流程时间已缩减至108天,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我市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居全省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25.5%,居全省第3位;技改投资增长57.5%,居全省第2位。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1%,居全省第5位;营业收入利润率达9.1%,居全省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