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市“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工作办公室和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组成两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市政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49家市直单位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调研报告及“三个清单”(整改问题、任务、责任)填报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据了解,从督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市直单位班子成员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采取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调研,形成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及“三个清单”。主要负责人带头下基层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调研的单位有: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市政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信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审计局、市委编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妇联、市文联、市残联等30多家市直单位。
督查组发现,大部分单位敢于动真碰硬、自我“揭丑”、主动“亮丑”,通过调研发现本单位、本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时限序时推进。例如,市审计局调研前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调研方案,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对于发现的问题召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形成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市委编办通过召开座谈会、内部科室排查等多种形式,发现单位自身及工作人员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形成对应的“三个清单”。市商务局班子成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区,通过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村、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稳步推进整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市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组织30名机关科室和二级机构人员,分成12组,深入三县一区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调研,形成《关于亳州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卫生院(室)、学校公厕建设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等多篇调研报告。
但在督查过程中,仍然有部分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高,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开展调研行动迟缓,把其他方面的调研报告当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报告进行报送,调研报告及“三个清单”报送迟缓,调研报告及“三个清单”不对应等等。
市“严强转”专项行动工作办公室要求,对于调研报告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要按照真实、准确的原则,限时整改到位,重新上报;对于班子成员没有下基层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调研的,要及时补课,并上报调研报告及“三个清单”;对于调研报告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和“三个清单”不对应的,要限期整改完成;对整改措施没有完成的单位,要加快进度,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确保整治达标不反弹,并要求相关整改情况于4月30日前报送市“严强转”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