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坤玲: 照顾5位叔弟成人成才 40余年传递好家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时坤玲: 照顾5位叔弟成人成才 40余年传递好家风

41年前,时坤玲嫁入蒙城县小涧镇红城村时,丈夫孙彪家中共有九口人,奶奶、公公、婆婆和五个弟弟。时坤玲用自己织布的手艺,卖布赚钱供五个弟弟学习和生活,三个弟弟完成了大学学业。她还悉心照顾公婆以及摔伤的奶奶。40余年来,她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并未因辛苦而有丝毫的怠慢。

供五位弟弟完成学业

提起时坤玲,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个教子有方的好母亲、孝敬公婆的好儿媳、甘于奉献的好大嫂。

时坤玲今年66岁,她1978年嫁入红城村。当时孙彪的五个弟弟都在读书,二弟读高中,三弟、四弟读初中,五弟、六弟读小学。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五个弟弟同时交学费,让一家人犯了愁。为解决眼前之难,时坤玲向娘家借了钱。之后她买了两头母猪饲养,家庭经济慢慢得到好转。

纺织是时坤玲的特长,为了供五个弟弟上学,她不分昼夜地纺棉织布,把卖布赚到的钱供养五个弟弟。家中母鸡下的蛋,也拿去卖了供弟弟们上学用。

在嫂子的支持下,三个弟弟考上了大学,而他们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依然由时坤玲来解决。目前三个弟弟都有自己的工作,对于嫂子的帮助和付出,他们一直心存感激。

孝敬老人树立好家风

在照顾五个弟弟的同时,她还要照顾公婆和奶奶,承担家里的家务、农活,从未有过怨言。

1991年,家中的老奶奶不幸摔断了腿,时坤玲带着奶奶四处求医。治疗期间,为了奶奶能早日下地行走,她每天帮助奶奶锻炼,并买了把藤椅,让奶奶锻炼完了能舒适地坐下来休息。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奶奶的腿渐渐康复。

“作为儿女,不仅是养老送终,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对老人日常生活的关爱。”时坤玲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

她的三个孩子是村民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其中两人考上了大学。

好媳妇成村民学习榜样

“为人妻、人母、人嫂和人媳,就得尽到自己的责任。”时坤玲说,她深知成为一家人就是缘分,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易,这个过程必须有人甘于奉献。

时坤玲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已成了村里人的“榜样”。

2003年9月,在蒙城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大会上,她被评为“好媳妇”;在2004年小涧镇开展的“十佳好婆婆,好媳妇”活动中,时坤玲又被小涧镇政府评为“好媳妇”;2015年11月,在红城村村委会“热心公益,最美家庭”活动中,时坤玲家庭被评选为热心公益最美家庭。

今年2月,时坤玲获评“蒙城好人”称号。


(责任编辑:王红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