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信用建设“再提速 ”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亳州信用建设再提速

去年在全国262个地级市中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居第61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20位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公布了全国城市信用监测 2018 年度信用状况简报,我市在全国 262 个地级市中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居第 61 位,与 2018 年年初相比排名上升 91 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20位。

信用建设业绩良好的主要方面包括:重大诚信案例传播与弘扬情况较好。2018 年我市共有 10 家企业被评为“2018年安徽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1 家企业被评为“2017 年度安徽省诚信示范企业”。

黑名单数量及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低于平均水平。2018 年,我市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为 0.60%,低于地级市平均水平(1.31%);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10.38%,低于地级市平均水平(11.35%)。

地方联合奖惩创新和双公示情况较好。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我市开展了 2 项地方联合奖惩创新做法,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为88.30,高于地级市平均水平(7.95)。

信用修复和诚信制度覆盖情况较好。截至目前,我市已出台信用修复标准和流程,已有近30家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在互联网上公开的信用制度24个,高于地级市平均水平(18 个),覆盖电子商务、环保、安全生产等20个领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较好。2018年 ,我 市 统 一 社 会 信 用 代 码 重 错 码 率 为0.02%,低于地级市平均水平(0.12%)。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工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总召集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及时解决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编制了《亳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6—2020 年)》,出台了 《亳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文件,社会信用体系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我市还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建设了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社会信用信息互联共享。

目前,我市信用成果应用已广泛开展。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已汇集 18 家单位、8359 条红名单和 16 家单位、1936 条黑名单数据,信用信息覆盖率由2016年的50家单位扩充到2018年的140余家。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