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草根明星” 小舞台上展风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魏武社区合唱艺术团的演员们在表演节目

在谯城区薛阁街道魏武社区,有一支名为“合唱艺术团”的志愿服务演出团队,演员的平均年龄为55岁,合唱、舞蹈、快板、小品、戏曲……所有节目都是他们自编自演,创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欢乐中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扫黑除恶、反家庭暴力等知识。

6年过去了,这支演出团队已成为社区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演员们也都成了社区里的“名人”。

社区里的“草根明星”

“党中央和国务院”,“英明伟大很果断”,“扫黑除恶出重拳”,“人心欢!”……在近日的薛阁街道综治宣传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艺演出中,魏武社区四位老人原创的三句半《扫黑除恶民心欢》、快板《扫黑除恶奏凯歌,共享美好新生活》将非法占地、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等多类黑恶势力现象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表现出来,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大家在欢笑中就知晓了黑恶势力的危害,这种形式,比硬生生的宣传效果要好多了。”魏武社区居民方杰笑着说。

对于魏武社区的居民来说,这些演员,他们太熟悉了。春节、中秋节、“七一”、“十一”……各种节日和重大会议期间,都能在魏武社区的舞台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是来自魏武社区合唱艺术团的演员。

“经常在社区举办文艺演出,歌曲、舞蹈、快板、小品,他们什么都会,演出的大都是我们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和身边的故事,节目接地气、有灵气,我们都喜欢看。”魏武社区居民宋孝贞老人说。

五十人的志愿团队

65岁的魏武社区居民程建华是一位药商,也是魏武社区合唱艺术团的团长。“我这一辈子,就爱好唱歌。”程建华说,就是基于这一爱好,他才成立了这个演出团队。

过去,程建华经常会和朋友们到KTV唱歌,魏武广场建成后,他发现,广场上出现很多市民自发组织的娱乐或健身活动,如打拳、广场舞、健美操等。“为什么没有唱歌的呢?”程建华很希望能有机会加入一支歌唱团队,但始终未能如愿。

2013年,自己成立一支志愿服务演出团队的想法在他心中浮现。“大家在一起演出,可以唱歌、跳舞、演小品,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也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当年8月13日,程建华将这一想法付诸了行动,开始在魏武广场招募团员。“出乎我的意料,首次招募,报名的就达170多人。”谈起当时的情况,程建华依然非常激动。

经过筛选,程建华在报名者中选中了50人加入他的艺术团,并在文化部门备了案。这50人中,有很多魏武社区的居民,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社区的退休职工、干部。

舞台上的“宣讲演员”

程建华还记得艺术团成立后,他们第一次演出的情形。“魏武社区给我们提供了场地,让我们表演节目给社区的群众看。”程建华说,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表演了大合唱、舞蹈、小品、快板,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这次演出的成功也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信。

因看到节目中有演员们自编自演的内容,魏武社区的工作人员找到程建华,希望他们可以结合身边的故事,创作一些具有宣传教育意义的节目。于是,程建华带领团队开始进行一些主题宣传的创作,魏武社区的大院就成了他们固定的“演出阵地”。

“他们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创作有歌曲、快板、三句半、小品、戏曲,节目短小精湛、脍炙人口。”魏武社区党委书记胡继友说,他们自编自演的这些节目,形式活泼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欢乐中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了各种知识,促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并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镇里的“宣传小队”

魏武社区合唱艺术团的成员,平均年龄为55岁,除了退休人员外,大部分是药商等生意人,时间比较自由,在社区的演出也很频繁,渐渐地他们便成了社区里的名人。不仅如此,其他社区也渐渐得知魏武社区有这样一支多才多艺的团队,纷纷邀请他们前去表演。

近日,我市启动大学生征兵工作,他们被邀请创作征兵宣传节目,在启动仪式上演出。谯城区司法局成立了法制宣传文艺小分队,邀请他们到各个乡镇演出,宣传法制知识。

“我们现在一个月至少有三场演出,全部是义务的,从来不收取演出费。”艺术团成员涂成奎是亳州九中的退休教师,平时喜欢说快板,团里快板的创作内容大多由他完成。他说,加入魏武社区合唱艺术团丰富了他的晚年生活,而与这些“老伙伴儿”们一起发挥余热,给大家送去欢笑,帮助大家学习法律知识、安全知识,让大家知晓政府的各项政策,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