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亳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走读亳州

作者简介

安徽省作协会员。浙江宁波人,现居合肥。作品散见于《清明》《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航空报》《新安晚报》《江淮时报》等文学期刊及纸媒网刊。

打开手机相册,看了又看在亳州采风活动所拍摄的照片,心中依然翻起热浪。相片的地名显示了谯城区药都路,和平路,永安街等地,美好的画面再现了皖北古城的风姿。

刚去欧洲游览归来,来不及拂去困顿倦意,便马不停蹄地走进亳州,这份幸运是在续接我与皖北大地的缘分。

童年,我随母亲所在的合肥九中集体下放到阜阳办学,在诗人嵇康的桑梓生活了几年。看到的是瓦房和大树,还有麦地和水塘。半个世纪后,我乘坐绿皮火车途经阜阳至亳州,沿途看到隐藏于绿树和麦地深处的村庄,阳光下的原野和清澈的水流,很像莫奈油画中的风景,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宁静而美好。

第一次去亳州,我是怀着“南去黄山看风景,北来亳州看人文”的心情。在去宾馆的车上,放眼四望,道路平整宽阔,车辆穿梭往来,路旁绿树成荫,过了建安广场,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文化气息。

据我了解,亳州的路名与人文花卉关联,南北道路以“历史文化、名人名典、自然地理特征”命名为主,东西道路以“中药材名称”命名为主。差一横读毫的亳字,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为:“地名,在安徽省”。

商朝的宰相伊尹是这样说的,“亳”的上半部像一座高大的建筑,代表都城建筑高于天下,具有统领之意;下半部是一种农作物的象形字,叫作乇,它是一种有穗子有秸秆有根茎的农作物,可能就是小麦。

涡河水孕育了亳州灿烂的文化,建安十八年,魏文帝曹丕临涡吟赋:“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萍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道家鼻祖老子、一代圣哲庄子、魏武帝曹操、中华神医华佗、巾帼英雄花木兰等皆生于此,两千多年前,老子临涡而立,内心默念,道法自然,转身回头,清静无为。

曹操的诗歌以及曹丕出口成章和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广为传颂,“三曹”和建安七子一起引领了建安文学,其划时代意义在于为其后的唐诗宋词时代奠定了基础。李白在诗词《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句子,似在告诉我们,历史在我们身后,在时间的深处。

白云在天,清风在袖,眼前谯望楼,身后芍花香。谯望楼位于亳州老城区,暗红色的主楼威严壮观,气势巍峨。白玉回廊下显现金黄色的“曹操地下运兵道”七个字,一块长方形的石碑镌刻了两个汉隶大字“衮雪”,笔墨雄浑,飘逸绝伦,这是曹操仅存于世的书法作品。

随着导游移步于建安文学馆及各展厅,竹简汉阙画像营造出书香之气,无数雄辞美赋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带我们回想远古,领悟久远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你我谈论他的时候,他恰好来了。其实,这后面的一句话“当面错过,岂不好笑”却很少被人提起。说的是曹操战败后,吕布紧追不舍,居然没有认出化了妆的曹操,被其顺手指向前面那个骑马的人。吕布的错过终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下邳被曹操所杀……对于我们而言,即使将曹操研究几百遍,依然难以说清他的神秘所在。历史上武王有他的气概,但没他的诗韵;武帝有他的政治才能,却无法像他一样乱世称雄;诸葛通晓古今,决知千里,却无他的气魄。我们不得不惊叹:曹操,历史之奇人也!

很快,我们步入了历史的暗道,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设计精巧,纵横交错,变幻莫测。相传曹操在讨伐董卓失败后率军回乡,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暗道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入城,迷惑敌人,出奇制胜。

少年时,我和玩伴钻进防空洞的情景恍若昨天,那用红砖砌成圆拱形的通道是年轻的,我也是年轻的。这回,跟着导游进入运兵道内,但见青砖砌就的通道是古老的,而我已不再年轻。在荧光灯的照亮下,触摸两千年前的砖石,想象着官渡之战中,兵士们疾步穿行的身影,思绪还在曹操《短歌行》里的句子中打转,古风月明的诗意飘来了气势磅礴、慷慨悲凉的悠远深情。

距运兵道不远就是华祖庵,由庙祠、故居和古药园组成。大殿内供奉着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雕塑的华佗像。元化草堂是华佗的居室,东厢房“益寿轩”是华佗诊病的地方,西厢房“存珍斋”是华佗的药库。

在这片土地上,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比近代外科医用的麻醉剂领先1700多年。他模拟动物姿势编成的“五禽戏”至今仍在亳州城盛行。他主张,人应适当劳动,方能谷气得消,血脉畅通,不致生病。华佗用针灸的办法治疗曹操的头疼病,深得曹操的赏识,后因两人斗劲负气,他被曹操投入狱中拷问作古。华佗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风貌,值得后人敬佩!

在花戏楼大关帝庙前,精美的砖雕和镶嵌其间的成语故事令人流连忘返,我拍下了园中古戏台玲珑剔透的木雕人物。花戏楼集砖雕、木雕和彩绘于一体并称“戏楼三绝”,无论是砖雕还是木雕,其表现形式上追求形神兼备,或历史人物或山水花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古戏台的精美绝伦令人遐想,她在长久的时间里数着历史的风,散发着动人心魄、跨越时空的美。立于嘈杂的人群中,耳边似响起了戏曲音乐,是京胡、月琴、小三弦……多少哀婉缠绵、波澜壮阔的故事曾经在这里粉墨登场,又在这里曲终人散,回归寂然。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踏着老街的月光回到住处,脑中依然闪现着南京巷钱庄和北关古街的光和影,那树、那物、那人,便无声地向你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她的周围崛起,欢快的音乐在广场上空飘荡,轻快的舞步吻着多情的土地。这时,涡河水仍在静静地流淌,月色与灯光辉映的亳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都说亳州的牛肉馍金黄酥脆,味道鲜美,遂于翌日清晨跟着常河老师去了事先联系好的早点铺,学着当地食客的样子,夹起一块刚出锅的牛肉馍配着蒜瓣咬一口,外焦里嫩,食之出声。就着油茶或是马糊,独特的香味在唇齿间蔓延。

亳州作为中华四大药都之首,它的美食讲究以药入食,以食养生。牛肉馍的馅料里添加了茴香、八角和多味中药材,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又起到养生的功效。出了这座城市,恐怕很难寻觅这道已成为亳州符号的特色美食了。

我们赶到集合处,乘大巴去游览亳州中药材大市场。导游说,这里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日均人流量四五万人。沉浸在浓浓的药香味中,我看见中老年常用的“三七”“川贝” “灵芝”“西洋参”“罗汉果”“亳菊花”深受游客青睐。

同行的亳州文友说,只要你想到的中药,来这里都能买到。我只认识货柜里的人参、天麻和当归,其他的都是啥呀?妇联戴爱霞主席热情地介绍闪现在我们面前的药材和用途。我买了一大袋野菊花,喜欢菊花金灿灿的花形,准备等女儿放暑假从欧洲归来,送给她泡茶喝。

“小黄城外芍药花”是清朝诗人刘开在亳州编修《亳州志》期间与友人到郊外欣赏芍药花所作,也是亳州人赏芍花时,最喜欢引用的一首诗。姹紫嫣红的芍花丛中,一张张被芍花映红的脸颊,如同蓝香芥和虞美人一样,妩媚动人。木兰春风故里行的女作家们幸福的徜徉在芍药花海中,笑语声声,裙裾飘动,像孩童般天真烂漫,像蝴蝶般自由翻飞。

我站在涡河岸边,回眸芍花绚丽的姿容,感觉五月的亳州,到处都弥漫着芍花的清香,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