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芳华远逝 我痴心如初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书敏

谯城东南偏僻地,二十三年执着心。一路走来,二十三年如诗如梦,而今的我已是两鬓斑白,但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用我满腔的赤诚,满怀的爱心,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其实,这二十多年,我一直都是坚守着这一信条:不管学生基础如何,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牢记我的使命,对学生严爱相济,尽可能引导他们成才,教导他们成人。

的确如此,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但也曾经有过收获和喜悦!

晨光熹微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听到到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满天星斗之际,望着孩子一个个渐行渐远的身影,耳边回响着一句句“老师,再见”,每每此时,我的心里都是无比的幸福和充实。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孩子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一点进步,足以慰籍我每天那颗劳累的心,足以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幸福。

每年的教师节,在外地读书或者工作的学生一句轻轻问候、一张薄薄的贺卡、一件小小的礼物,都让我倍感欣慰。

2016年教师节前夕收到的一个普通的杯子,里面有张卡片,上面写道:“李老师,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让小树茁壮成长;树枝上挂满的丰硕果实,是你用一点一滴汗水浇灌而来”。

我依稀记得这个学生在校时的表现:他是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开始成绩还好,特别是数学成绩优异,但过了半学期却不交作业,时常迟到,有时还缺课。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亲因病去逝,后来母亲改嫁,家里就剩下他和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我多次找他谈话,他给我的都是呆滞的眼神。

怎么办?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职业的使命感促使我想办法要去挽救这个孩子。他每次不到校时,我就去他家找他,把他带到学校。他迟到的时候,我就站到校门口等候,微笑着安慰他下次早到校,并亲自送他到教室。课堂上,我尽可能多地关注他,哪怕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鼓励。

在生活上,我力所能及帮助这个孩子,包括陪他理发,洗衣服。就这样,半学期下来,他慢慢有了生活的自信,不再像原来那样沉默寡言,脸上也渐渐有了微笑。在和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他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随着自信心一步步提升,原来其他较差的学科也有了较大进步。到了九年级时,他的成绩在全班已是名列前茅。九年级毕业后,他顺利上了高中,后来读了大学,现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忆及这段难忘经历,我由衷为这名学生感到自豪:这是为人师表最快乐的时刻,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打工外出日渐增多,许许多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这些留守的孩子多数都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旷课、逃学、迟到,上网、吸烟、喝酒,夜不归宿、打架斗殴、中途辍学,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每每面对这些孩子时,我的内心都会激烈斗争:即便不能把他们培养成国之栋梁,但至少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名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我的执着也一次次让我收获着幸福!

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学校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我所辅导的九一班诵读完毕并没有按部就班退场,而是排着整齐方队向我走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群平时顽劣不驯的“皮孩子”,这时如一群虔诚的信徒,竟齐刷刷地朝着我深深地鞠了个90度的躬!并深情的说:“李老师,谢谢您三年来的辛勤付出!”

孩子们这个举动,着实让我收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想起比赛前班长曾问过,节目结束后,他们想多说几句话,可以吗?我当时没多想,只是要求他们可别做出格的举动,毕竟这是全校师生都在的会场。

再播报节目时,主持人的声音低沉了, 会场沉静了。

这可是全校出了名的“差班”啊,是几个平行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啊!

瞬间,我的双眼湿润了:这一鞠躬,它是我20多年从教生涯中最大的收获,它远胜这世间所有的物质奖励,这一鞠躬,金杯银杯我不给换,珍珠玛瑙我也不再稀罕。这一鞠躬,更加坚定了我未来的道路——扎根乡村,奉献青春,任美好芳华远逝,我依旧痴心如昨!

(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中学   李书敏)

(责任编辑:单景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