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提升产业契合度 共做中药大文章
走访谯城区药业重点项目建设
永刚饮片生产车间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从“小作坊”变身为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盛海棠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新厂区提前6个月完工、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首批技术创新中心……近年来,谯城区重点药业项目建设跑出“速度与激情”。
现代中药产业是我市的首位度产业。我市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是全省首批十四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这其中,就包括谯城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近年来,谯城区与市级同频共振,加快推进产业契合度高的药业重点项目,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现代中药产业提质增效。
好环境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走进安徽盛海棠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新厂区,工人们正在进行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工后,整个工程就可以申请竣工验收。”安徽盛海棠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杰介绍,占地5.6万平方米的新厂区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盛海棠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现有厂区饮片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厂区于2017年开工建设,不仅面积、规模扩大了,生产线也将从现有的3个增加到6个,包括普通饮片、直服饮片、发芽饮片、发酵饮片、毒性饮片、花茶饮片生产线,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唐杰表示,一期投产后产值将比老厂区扩大6倍。
“一期工程建设提前6个月完工,这得益于谯城区相关部门的全程帮办服务。项目从开始施工到建设完工,谯城区都有专门的包保人员跟进,帮助解决贴息贷款、遇到的难题,办理各种手续等,使这个项目得以快速推进。”唐杰说。
唐杰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谯城区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原来大门旁边有一个公交站牌,车辆无法出入厂区。谯城区政府召开协调会专门解决此事,相关部门把公交站牌往南迁移了两米,这样厂里的车辆出入就畅通无阻了。
“未来还将启动二期建设,总面积将扩展到7万多平方米,比老厂区面积扩大4倍多。两期工程都建成投用后,预计年产值能达到10个亿。”唐杰表示。
良好的“软环境”是项目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谯城区不断优化项目建设“软环境”,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助力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从“小作坊”到高新技术企业
亳州永刚饮片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饮片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5000吨。
在永刚饮片展厅,白芍、百部、西青果……1000多种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走进自动化生产车间,上料、称重、灌装、包装、贴签等工序全部由机械操作完成。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永刚饮片已经从当初的小作坊“蝶变”成如今的高新技术大企业,销售收入、利润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1994年,永刚饮片成立。随着企业的发展,到了2009年,在谯城区柴胡路建了新厂。2017年7月份,又在谯城经开区杜仲路再次开工重建新厂。”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吕杰介绍,新厂区占地212亩,预计2020年可建成投产,投产后年生产能力近6万吨。
“未来,公司将以中药饮片制造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赢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品牌价值,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马吕杰表示,永刚饮片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亳州药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永刚饮片的发展经历,是我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市药业重点项目建设的缩影。
“真金白银“扶持中药项目发展
无论是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还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度”,都与谯城区对药业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谯城区坚持政府引领,推动企业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中药产业发展。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谯城区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坚持区领导分包制度,实行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专业推进组、区直部门四级调度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供给,定期召开联合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加快项目立项、环评、规划审批等办理速度。加快道路、公共绿化等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基础条件。1-5月份,全区7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6亿元,新开工项目27个;15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9亿元,新开工项目45个。
谯城区尤其还“真金白银”加大对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累计支持专项资金2.6218亿元,其中区级配套1.3847亿元,累计支持项目73个。
一系列举措有力地助推了谯城区药业项目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转型提质行动,促进药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做出新贡献。”谯城区发改委副主任杨长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