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丰富文化内涵 提升城市品位
我市加快公共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打造主城区全域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完善主城区公共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我市扎实推进市级“三馆一院” 建设,建成市博物馆、 市图书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市文化馆建成使用并开展“人人有艺”免费文化培训活动。市博物馆、市城市展览馆、林拥城森林书屋、亳州古城老街新华书店、爬子巷燕归处民宿等6个基层图书阅读点建成并面向市民开放。在主城区建设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五人制足球场等场地100多片,安装健身器材600多套。10个室外游泳池、市体育馆和气膜馆已投入使用,采用PPP模式建设的20个社区文体中心有5个已经建成并对市民开放。依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场馆,开展了“博物馆欢乐奇妙夜”(实现安徽省首家夜间开放的博物馆)“亳州戏曲文化节”“中国有戏, 有戏安徽”全国戏迷展演活动暨首届全国戏迷春晚节目选拔活动、“木兰雅韵文化交流会”“九城聚艺,声动药都”亳州首届相声文化节、“第五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等文化惠民活动,举办了市直机关运动会、全国跳绳联赛、三国篮球邀请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每周六、周日在市区魏武广场开展城市广场公益演出活动,加大五禽戏推广普及力度,组织50万人五禽戏展演,亳州五禽残走进合肥市20多所高校开展教学。“亳州市五禽戏群众文化普及活动”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加快重点文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我市倾力打造林拥城景区和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建成花海书舍、蜗牛庄园、润耕天下农场、马拉松花海赛道等项目,形成城林相应、林景一体,四季有花、步步成景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南湖灯光水舞秀、亳州古城老街亮化等夜游项目深受市民热捧,亳州城市展览馆、建安文化广场已成为融文化展示、旅游体验、观光休闲、演艺会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展示平台。花戏楼维修工程已经完成,南京巷钱庄规划立项已批复。创建非遗直播间,组织非遗展演活动近40场,并开通“非遗直播间”网络直播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开展2019亳州国际马拉松、2019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进一步引爆亳州旅游市场。
全力打造“快旅慢游”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花大力气开通了城市南北和西外环快速通道,打通了通往亳药花海、药王村、五马桃花园等重点景区“最后一公里”旅游道路,城市旅游交通环境已经大为改观。10大旅游服务综合体,已开工建设南部旅游服务综合体、林拥城旅游服务综合体和北部游客集散中心等3个项目。去年,我市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0多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186座,总量在全省第一名。近年来我市在主城区新建旅游停车场16个、旅游标识标牌156块、游船码头3个、城市休憩带4条,开通亳州至合肥旅游专列,开发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并在今年五一期间成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