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社团:“小创客”秀出“大创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市科技创新一等奖……亳州十八中科技社团成立五年来,已荣获了百余项省市级科技创新奖。从开始的“好玩”到现在有意识地进行发明创造,参加了社团的同学们说,科技社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发挥的平台。

科技时间 创新实践

亳州十八中科技创新社团成立于2014年,是学校社团里成立最早的社团。

创新社团指导老师程利军介绍说,社团每周都会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一次活动。活动内容分三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科技创新比赛的内容,由老师对学生们的科技创新作品进行完善;一部分是课下活动,学习一些与科技有关的知识,或者自主活动;一部分是社会实践,由老师选题,针对不同学科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气象调查、老街文化调查,或者让学生寻找市区景区英语提示语是否有语法措施,或者有更好的英文表述方式等。

“我们不限年纪、不限性别,只要有兴趣就可以来参加。”程利军说,由于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有比较充裕的课余时间,所以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就成了他们社团的“主力军”。

省市大奖 获得百项

科技创新社团学生郑雪利说,自己对发明创造也比较感兴趣,也很乐意把课余时间分配到参加科技社团的活动上来。

“感觉很好玩,能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思维。”郑雪利说,社团的活动,他们都很感兴趣,不会觉得乏味。“希望我也能有一件自己比较满意的小发明,可以获得省级奖项”。

据程利军介绍,自2014年社团成立起,每年都会有师生作品参加市级、省级的科技创新大赛,目前已获得市级、省级大奖100余项。2017年、2018年两年,社团就有17个作品分别获得省级科技创新二、三等奖。其中有“洋流模式演示器”“训练用防损坏安全跳高杆”“智能飞行定位雨伞”“智能公交车收费系统”等。

开拓思维 快乐学习

“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程利军说,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些孩子们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老师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发挥他们想象力的平台,把他们的想法尽可能地变成现实。

社团一位学生说,通过跟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她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明显增强,知识面也更宽了。“学到了很多平时课堂上没有学过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科技社团里开拓思维的同时,以更加快乐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去。”程利军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