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办“小事” 小社区连着大民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社区与交警向市民宣传三轮车治理

扫黑除恶宣传、治理电动三轮车、组织成立业委会……每件正在发生的大事都少不了社区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作为连接政府和群众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市高新区第一管理中心的伊顿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忙碌的街头“宣传员”

“电动车不能逆行,更不能进入机动车道,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安全,知道吗?”6月17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南院南大门附近,性格直爽的伊顿社区居委会委员陈娟对一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的电动三轮车车主说道。

当天下午,伊顿社区参加三轮车治理宣传的工作人员有5人,同时还邀请了5名正在休假的中小学生志愿者一起加入宣传。15岁的马蕊是学生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她说自己以前也曾骑电动车进入机动车道,今天以志愿者身份劝说别人对她触动很大。

正在这时,一辆在机动车道行驶的三轮车被交警拦下,马蕊和同学们上前为车主发放了《致广大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车主及驾驶员的一封信》,车主不好意思地接过宣传单,选择了在街头当半个小时的志愿者作为“惩罚”。

伊顿社区的“宣传员”们受到了正在执勤交警的欢迎,市交警四大队一中队交警李源说他们的执法点位于伊顿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比较熟悉,更容易开展工作,对他们的执法活动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自电动三轮车治理行动启动以来,伊顿社区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到街头宣传三轮车治理,配合交警执法,与交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据交警李源介绍,自治理活动开展以来,他们辖区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违法违规的行为大为减少。

走街串巷做好“辅导员”

临近放学时间,在一品居小区幼儿园大门前,张景香正在与其他几位前来接孙子孙女的“奶奶”们聊天,她们最关心的是以后电动三轮车能不能上路?车篷要不要拆掉?每次聊到这几个话题,她们都是一筹莫展。

正在发愁的张景香看到社区居委会“干部”铁三峰赶来连忙喊住他询问,铁三峰停下来为他们详细解答相关的政策。经过铁三峰的再三解释,张景香仍然半信半疑,认为这次治理三轮车是吓唬人的,铁三峰耐心地说:“都是老邻居,我没有开玩笑,现在已经开始处罚了。”

解答了张景香的疑问,铁三峰继续在小区里巡查,当看到小区的三轮车宣传单较少时,他找到物业办公室将情况告知,并嘱咐物业人员一定要做好小区的宣传工作,把政府治理电动三轮车的决心和信心传达到每个家庭。

钻石广场是伊顿社区目前最大的商业中心,与市人民医院相邻,因此每天来来往往的电动三轮车和四轮车较多。伊顿社区购置了小喇叭放在物业岗亭,每天宣传治理活动,并要求物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访广场内的商户,逐户宣传。

陈娟对电动三轮车和四轮车治理非常拥护。6月16日,她在105国道与酒城大道上看到一起电动三轮车与私家车相撞的车祸,原因是三轮车的速度过快来不及刹车。为此,陈娟在走街串巷宣传治理活动时,都是饱含真情和热情。

社会治理的“协管员”

伊顿社区是高新区社区里非常年轻的“一员”,成立于2018年8月。伊顿社区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城市社区,有5个商业小区、1个商业广场、1个三甲医院、1个规模较大的学校,同时管理着几个还原村庄的村民。

自成立以来,伊顿社区先后配合完成了政府的多项民生工作。今年2月份到4月份,伊顿社区安排3个社区工作人员配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对社区里1000多个企业的排查,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普查的工作效率。

城市文明创建是今年全市的重点工作之一,伊顿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对小区存在的飞线问题、小广告问题、楼道杂物问题进行了清理整治。在小广告治理上,伊顿社区初见成效,社区购买松香水等清理物品免费发放给物业,并配合物业人员清理小广告,小区环境改善很多。

帮助辖区内的小区成立业委会是伊顿社区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据伊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明怀德介绍,目前社区内的小区没有一家成立了业委会,这对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社区需要帮助小区成立业委会。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看似无足轻重,但明怀德说,社区虽然不是政府部门,但社区在社会治理上作用非常重要,社区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作用理顺了政府的政策就会落实好执行好,群众就能得到实惠,社会就会和谐。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