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网络是在20年前,那时候电脑使用的系统是Windows95,在我印象中,光开机就得好几分钟,上面除上网页面,就几个简单的游戏,如红心大战、空当接龙、扫雷等,现在的电脑安装的系统中有的也有这几款游戏了,不过已经少有人再玩这种低级的游戏了,现在年轻人大部分在玩“吃鸡”、“王者荣耀”等新款竞技游戏,不过我们那时玩上述几款游戏也是废寝忘食,不厌其烦。后来的QQ社交网络的出现,为大家带来更有趣的体验,在方便交流的同时,大部分时间大家利用它在闲聊,时不时关注头像闪烁,最喜欢听的就是一个男生的咳嗽声,这是表示又有新朋友加入了。这是我们那一代年轻人接触的网络。
如今的网络时代,生活已经完全融入网络,早晨吃个早餐,扫个微信或支付宝就完成了交易;“我家亳州”上面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水、电、手机费的缴款;亳州网上办事大厅更是为老百姓办理各项事物提供了便利......现在的生活与网络是息息相关。据相关报道说,当代青年几乎百分之百上网,青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八成,青年获取信息资讯的八成来自网络,青年人占网络从业人员的八成。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网络也不例外,用好了事半功倍。从“正面清单”来看,网络将分散在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融为一炉”,使之成为超级容量的数据库。另外网络交流模式不断推陈出新,腾讯QQ、微博、微信等创新软件,青年人可以更好地与“说教者”平等对话,青年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同时,每一位关心青年人成长的社会人士,都可通过网络予以青年人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今,我市的青年创客空间就是得益于网络资源的开发,为不少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拓展、成就的平台。反之,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网络,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人人拥有“麦克风”、享有话语权的互联网上,一些年轻人为图一时嘴快活,发布不当言论、视频,就会触犯法律,受到惩罚。 从“负面清单”来看。网络兴起后,西方势力利用技术优势,大力推行网络文化侵略,腐蚀着青年思想。网络环境下,一些青年人极度追求自由和个性,有的甚至以追求自由为幌子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有些青年人在生活的某一阶段一时找不到精神寄托,在“网络生活”中便容易成为封建迷信的俘虏,暴力色情信息的肆虐,使一些青少年或不抵暴力文化的诱惑,或沉溺于色情文化的毒害,丧失自控能力,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新形势下,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网络文化的复杂性,也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能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第十六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演讲说。是的,未来社会是网络的社会,更是年轻人的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网络发展离不开青年这支生力军,青年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网络这一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网络时代注入更加充沛的青春力量,为青年成长发展插上更加有力的互联网翅膀,展翅高飞,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