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让失能五保老人安度晚年
我市扎实做好失能五保老人供养工作
亳州新闻网讯 2018年1月,我市启动失能五保老人医养改革,探索建立“医养结合”“两院合一”失能五保老人医养改革新路子,初步实现失能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的改革目标。
市民政、市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对拟入住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的失能五保老人进行精准甄别,把好入口关,完善相关手续和记录,签约入住协议,建立个人入住管理档案。对不愿入住的履行告知义务并签字确认,确保“应进尽进,一个不落”。全市共筛查摸底符合入住条件的1096人,有意愿入住并现在在院939人。
我市统一制定全市失能五保老人入住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规范标准,全市失能五保老人供养补助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年1.2万,经过二次提标,目前为每人每年3.6万元;统一制作工作指导手册,将失能五保老人日常照护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统一供养护理记录和培训内容,做到一人一档。工作开展以来, 提供入住的乡镇卫生院36个,医养中心12个,均设置专护区,完成了生活设施改造,准备床位1736张,促进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
我市按照护工与失能五保老人1:2的比例进行配备,全市招聘护工356人,医护人员将失能五保老人与住院患者一并进行医疗护理。在日常照料中,把医疗日间巡诊和生活集中供养结合起来, 每天反复对入住的每名失能五保老人进行诊查诊治和日常生活照料,并规范记录;把入院体检与日常健康管理结合起来,做到主动预防,及时诊治,连续管理,持续服务,确保日常健康管理规范;把综合医疗保障与大病救治有效结合起来,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政策,规范医疗救治,开展大病和慢性病分类救治。
通过精心医疗照护后,全市853名不能自理的老人中有450名能够基本自理,占比53%;635名不能行动的老人中有494名基本改善,占比78%;395名患病老人中有390名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占比98%;257名有褥疮的老人中有255名已经痊愈,占比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