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的脱贫光荣证
每天抱着孙子在院子里嬉笑打闹,椅子上的收音机播放着他喜爱的戏曲节目,儿子和儿媳每天将饭菜端到他面前……儿孙绕膝的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村民张国庆成了村民羡慕的对象,他的幸福秘诀是“虽然我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但我心里清楚得很,是家人的照顾和政府的扶贫让我有了现在快乐的生活,我对生活很知足。”
和谐家庭笑声多
“我每天的工作是照顾一岁多的孙子,每次抱着孙子听他咿咿呀呀地说话,心里就特别开心,照顾孙子一点都不累。”在小奈村,55岁的张国庆笑着说,他的孙女刚出生时也是他照顾的,所以孙女和孙子都喜欢和他在一起。
虽然张国庆视力一级残疾,但儿媳刘小伟却很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公公照顾。刘小伟说她以前也有顾虑,毕竟公公连照顾自己都有困难,再让他照顾孩子岂不是更加强人所难,但张国庆用自己的行动打消了儿媳的顾虑。
每次抱着孙子,张国庆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家里的院子不大,他已经走了几十年,每个角落都“摸”的滚瓜烂熟,但抱着孙子走路时,他总是以进入新环境的心态摸索着地面的情况,直到确保万无一失才迈步。
被需要让张国庆在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自小患有青光眼,二十多岁彻底失明,妻子离开之后,他一个人将儿子和女儿抚养长大。现在儿子和儿媳正是打拼事业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照顾子女,让他们能放心地打工和务农。
张国庆的想法没有向刘小伟说过,但刘小伟却心知肚明,自她与老公张东岭结婚的那天起,她就知道了自己选择的路比一般人要辛苦,但她说老公对她好而且积极上进,所以结婚这么多年并没有后悔过,一家人过的和和睦睦非常融洽。
收听新闻是张国庆每天的习惯
家人互助日子旺
回忆过去的苦日子,张国庆的笑容逐渐消失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父母带他去外地治疗眼睛,前后去了三次郑州的医院,医生都劝他的父母放弃治疗,但他们仍然坚持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张国庆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他到现在都不能忘记。
张国庆的眼睛没有治好,家里又为此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苦巴巴的。张国庆说以前村民的生活都苦,像他们这样因病致贫的不在少数,但让他最后悔的是因为眼睛看不清东西对家人大吵大闹,伤害了父母的感情。
儿子七岁左右时,张国庆完全失明了,妻子也在此时离开了。姐姐和妹妹见他们的生活陷入困顿,承担起张国庆一家土地种植的担子,同时还经常接济他们。在最困难的日子,是亲人的帮助让张国庆渡过了难关。
张国庆兄弟姐妹共五人,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一家人感情甚笃。即使现在张国庆的生活有了根本好转,远在外地打工的大姐仍然时常给他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逢年过节还会打来一些钱。一家人相濡以沫,日子蒸蒸日上。
家和万事兴,这是张国庆对生活的总结。他说儿媳孝顺,从来没有打过架,争吵的情况也很少发生,亲家一家人也很和善,经常来看望他们,每次来了都帮忙收拾家务,有时还会到田里帮忙干活。谈到现在的生活,张国庆消失的笑容又回来了。
政府帮扶有奔头
前不久,张国庆走路时发生了意外,脸部受了伤。他到医院去治疗,上千的医药费自己只出了很少的一部分。按照政策,像他这样的贫困户如果选择住院能享受更多的报销比例,但他说不住院,不能为了自己少花钱让政府多花钱。
张国庆身体硬朗,所以他很少去医院,偶尔伤风感冒在村卫生室就可以解决。但他对健康扶贫政策却耳熟能详,提起“351”和“180”健康脱贫政策,都能说得出准确的内涵,他说现在的医保政策真惠民,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小奈村党委书记刘丽经常看望张国庆,每次都询问张国庆的身体和精神情况,告诉张国庆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了可以及时告诉她。张国庆笑着说他现在过得挺好的,吃穿不愁,生活也能得到很好的照料。
2016年11月30日,张国庆光荣地脱贫了,但“脱贫不脱政策”,每个月他仍然能享受388元的低保补助,每季度200元的残疾补助和180元的护理补贴。帮扶单位还为他购买了衣服、被子、风扇和收音机等生活物品。
收音机是张国庆的最爱,每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新闻节目和戏曲是他最喜欢听的内容。尤其是新闻,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国家大事、惠民政策、身边发生的事,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