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监控 “睁眼瞎”太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车辆放在小区内遭到剐蹭,一查才知小区监控是摆设,很多已经损毁。近日,市区御花园小区的居民拨打本报热线(5603456)向记者诉苦。在走访中发现,市区多个小区的监控都是“睁眼瞎”,一些业主为了安全,不得不自掏腰包在门前安装了监控。

私家车辆被剐花,无果!

“我们小区已经有好几辆私家车在夜间遭到剐蹭了,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白天我们想到物业去调一下监控,却被告知监控已经坏了。”近日,家住御花园小区的市民许先生向本报记者抱怨。

同小区业主小君的私家车也遭遇了“毒手”。她说,大概半个多月前,自己早上出门上班时,发现车身被刮了一条长长的印子。“这种痕迹一看就是恶意剐蹭的,不像是出了意外的刮痕。”小君气愤地说,当她把自己的遭遇发到同小区业主微信群后,发现群里有数个业主的车辆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剐蹭。

她表示,后来大家都设法去物业方调取监控,没想到,监控是坏的。“找不到证据,现在我们报警也已经晚了。”小君无奈地说。小区内还有一些业主表示,幸好只是车辆剐蹭这种小事,如果出现别的意外,可就麻烦了。

不少监控成摆设,无用!

不仅仅是御花园小区有该情况,市区多个小区都有监控成“睁眼瞎”的现象。家住市区富荣花园的杨女士表示,小区内经常丢失电动车、自行车,但因为小区内许多监控不能正常使用,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我们这个小区还比较特殊,是开放式小区,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出小区,如果没有监控,遭了贼还真不好找人。”采访中,家住12号楼的一名业主说。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一些业主甚至自掏腰包,在家门前安装了监控。“不指望物业了,宁愿自己掏点钱图个安心。”他们表示。

相关人士表示,监控设备维护管理成本高、责任不明确等导致一些小区监控摄像头缺失或监控成摆设。一家监控设备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小区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标清摄像头每个价格数百元,高清摄像头则在千元左右,“摄像头受天气和维护不到位等影响,容易出现问题,维修费用较高”。

可申请维修基金,有门!

出现这样的情况,责任到底谁来负?据律师介绍,对于物业是否该担责的问题,首先需要看当时签订的物业合同,是否有关车辆看护、损伤等方面的明确约定。如果没有明确约定,物业方面也没有失职、过错等行为,那物业方面相对来说就没有赔偿责任;如果存在失职、过错等行为,就要承担过错责任。

“同时,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有权向政府部门申请维修基金。”谯城区住建局物业管理处负责人黄灿告诉记者。双方共同提交申请至街道、社区。再由街道、社区上报给区物业管理处。通过审核后,最后交给市住房发展中心,可获得一定的小区维修基金。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