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争做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探索者
——记亳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涡阳县城关街道组织委员、长青社区党总支书记冀奕轩
现任涡阳县城关街道组织委员、长青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的冀奕轩是一名80后基层干部,从10年前参加工作开始,一直扎根在基层。多次获得涡阳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评亳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争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冀奕轩明白,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的党务工作给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党务工作近十年,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根基,要求自己“先人一步”,即“先人一步”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成为理论学习的先行者。
作为街道的组织委员,她坚持站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高度,认真履职尽责,创新工作思路,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在冀奕轩带领下,城关街道共调整成立社区党委3个。社区党委累计达到11个。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党支部提升行动和基层党组织“登高计划”。
同时,她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发展新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严格组织发展程序。近两年来该街道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85名,新发展党员28名。预备党员转正39名,壮大了城关街道的党员队伍。坚持优中选优、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打造一流基层党建班子。通过换届选举,社区党组织成员年龄、文化学历较上届有明显的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争做社区共治的探索者
这些年来,冀奕轩始终思考如何以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在她的努力下,该街道构建了“城市大党建·社区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过“党建+”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社区管理共治共享。
城关街道树立“大党建”的意识,严格落实15个社区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社区党建放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来认识,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具体抓、抓具体,督促各社区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实行“党建联盟”,构建共建共享新模式。以社区组织为核心,严格抓落实;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将社区党务、社会救助、计划生育、低保办理等相关服务事项进行集中办理,支持和鼓励辖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形成“组织引领、功能完善”的治理体系。
同时,15个社区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实行“社区建党委、网格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15个社区共约1900名党员划分到社区规划网格内,每个网格配备了“一长三员”,构建了横向纵向协调发展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从组织领导机制上保证社区建设管理工作有序运转。
争做干部群众的贴心者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冀奕轩离开校门便进了机关。虽是基层,但她始终认为工作的前几年更多的是在办公室,没有拆掉与群众的“隔心墙”。当社区换届选举面临困难时刻,她二话没说,坚定地扛起了长青社区的担子,担任了长青社区党总支书记,更方便了为社区群众服务。
履职后,面对复杂的社区环境,她坚持真正从群众的诉求出发,以心换心、以情动情,认认真真地解决社区问题,变“问题上访”为“干部下访”,积极维护群众利益,她带领社区两委班子积极为群众解难题。今年以来,长青社区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619件,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起,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
快评
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有益探索
社区建设工作和居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社区服务的实施、社区治安的落实、社区文化的开展都必须靠社区党组织有效的组织和动员。作为街道组织委员,冀奕轩推进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构建了“城市大党建·社区共同体”共治共享格局,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方便了社区群众办事。作为长青社区党总支书,坚持真正从群众的诉求出发,关心群众疾苦,变“问题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冀奕轩的做法,是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如何通过“党建+”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个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