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中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少年时,时光悠悠,岁月长长,闲散而宁静,那时,曾天真而固执地以为,衰老会是一件很遥远很遥远的事情,似乎于我无关,自己好像会青春常驻,容颜不老。可生命在历经几个转身之后,不觉间竟然已接近天命。再看看周围,时光之快,让80后,甚至90后的女子都在调侃称自己为老阿姨了,让我这个妥妥的70后大叔情如何直面?情何以堪?

按说,自己还不算老,小儿刚上初中,还常常撒娇,时常卖萌;论起实际年龄来,正值不惑之年,叶一样的年华;论起心理年龄来,常有童心、童趣,甚至称得上年轻,不该在这里矫情做作,乱发感慨。

但是,中年以后,在时光的河流上,生命的行船似乎在突然加速,常常莫名的,今天冒出几丝白发,明天多出些许皱纹,今天松弛几寸肌肤,明日多出几多倦怠,如雨后春笋,清理不静。老态如鬼魅,如影随形,紧随身后,让人猝不及防又无可奈何。回望青春,忍不住哀叹,时光到底都去哪儿?生命为何会这般匆忙和急不可耐?

李白曾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是的,光阴浩渺,可以是百代、千代、亿万代的过客,因为时光不老,可与天地同寿。而在光阴的深处,在时间的沟壑里,人为何会是这般渺小与微不足道呢?正如苏轼的叹息:“寄浮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叹长江之无穷。”生命到底怎么了?为何会这般短暂倥偬,变幻无常?

有位哲人曾这样提醒,劝导世人:何谓生命?生命不过是人们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有意义的开心的活过每一天。这话听上去有些玩世、悲凉,浓郁的哲学意味让人沉重且压抑,可仔细品咂,确实深刻中肯又一语中的。

曾记得,从少时到现在,生命辗转,一路走来,从充满无数的可能,到天命已定;从最初的懵懂不觉,到满怀期待;从青春躁动,到现在的恐慌惊悸。似乎,我的心绪就没有平和泰然、快乐从容过。恍惚中觉得,自己就是飘在时光河流上的小小浮萍,在日复一日凡俗的日子里,早已志气全无,心力骀尽,渐趋平常甚至平庸。平常并不可怕,毕竟,它是生命的常态,社会的常在。可怕的是平庸,它会让我觉得已游离在生活、社会之外,已可有可无,于人于己也无关紧要。

时下,对中年如何生活的劝诫不绝于耳,连篇累牍。大多在劝人要舍得,放下,别想大多的言论。我想,如若真的做到全然放下,全部舍得,不再去思考,不去梦想,那么,生命的质量顿然会下降一个层级,就会失去色彩,失去温度,索然无味。

有时,我会长久地审视着儿时的照片,恍惚入定。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曾经有那么强的光亮,那么多的梦想,那么多的可能,那么多的期待。它的纯净、轻松、简单,似乎仍在给几十年后的我发出指令,让我依然坚信,生活永有温暖,生命仍有光亮。所以,找回自己,找回初心,别靡费了时光,虚枉了生命。

在时光的河流上,如果我们是只小船,那么,唯有加固船体,静下心来,进退有度,从容地欣赏两岸的风景,别让生命局促于互猜互损,而是释放于远山沧海,不畏衰老,不惧生活,才会不虚此行,不负此生。

也许,从容,才是对中年的最好注解。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