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半年,全区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19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11.4%。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今年夏收小麦面积8.9万公顷,产量59.4万吨,单产444.9公斤,比去年单产509.5公斤下降12.7%。

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4.5%。上半年,肉类总产量3.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1万吨;期末猪存栏23.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9.2%;禽蛋产量1.0万吨,同比增长3.9%;上半年,水产品产量0.6万吨,同比增长0.5%。

(二)工业生产增长平稳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分主导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15.6%,医药制造业增长8.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三)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比一季度提高3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8.0亿元,同比增长15.6%。

(四)市场销售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13.3%,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总量、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50.5亿元,同比增长15.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5.1亿元,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2亿元,增长13.1%。按消费业态分,餐饮收入13.6亿元,增长17.6%;商品零售114.5亿元,增长16.1%。

(五)财政收入有所减缓、支出加快

上半年,全区财政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较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3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9亿元,增长14.1%。全区财政支出47.2亿元,同比增长10.7%,较一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教育支出增长38.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0.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5.5%。

(六)金融存贷款同比增加

6月底,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4.7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年初增加69.1亿元,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95.6亿元,同比增长18.0%,比年初增加95.2亿元,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2.5个百分点。

(七)进出口总额增速加快

    6月份,全区进出口总额2818万美元,增长2.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为17707 万美元,同比增长25.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根据城乡一体化调查,今年上半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5元,增长10.5%,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3元,分别增长9.6%和10.3%。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