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来水管道抢修工:辛苦汗水换清泉
炎热天气里,水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如果家里突然停水,则会对大家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在夏季用水量剧增,且水管容易出故障的高发期,最忙碌的就是水管抢修工了。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在接到供水故障电话后,立刻奔赴现场,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只为第一时间让市民用上干净的水。
抢修工人挖掘漏水区域路面
奔波在烈日下的“管道医生”
夏季高温致使用水量急剧上升,在白天与黑夜压差的不断变化下,供水管网接受着严峻考验。作为市自来水公司管线维修中心班长的夏金亮,必须和工作队随时待命,赶到故障现场,在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管网线中,迅速精确地找出故障点并及时恢复供水。
8月6日上午6点,虽然阳光还不算火辣,但天气闷热。“十字金街一处地下水管破裂,水不停地向地面上涌出,可能会造成周围居民用水问题。”接到抢修电话后,已经忙碌了一夜的夏金亮,立刻带着队员赶往现场。
“正常的管道水声是哗啦啦,漏水的地方声音是嘶嘶的响声。”赶到漏水现场后,抢修队员立刻拿出检测仪,将耳朵对准听孔对漏水点进行探测。夏金亮介绍,因水管都深埋在地下,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漏水点,检修时必须把漏水点上方的地方全部挖开。准确地检测到漏水方位不仅能节省开挖地面的体力,也能更快地检修恢复用水。
确定漏水大概方位后,夏金亮和队员丁红亮立刻对路面基石进行开挖,因路面狭窄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大家只能使用千斤顶、铁锨等工具人工挖掘。只见,丁红亮先将水泥路面撬开,再将坚硬的砂石挖出,随后用铁锨一点点将泥土挖出。记者看到,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丁红亮的衣服就已经被汗水打湿。
夏金亮检测漏水点
烈日下个个皮肤晒出黑斑
上午9点, 经过轮流的挖掘,终于看到埋藏在地下的破损水管,工作队迅速将破损管道修复,恢复供水。从井下爬上来时,几名工人浑身像水洗一样,衣服已经可以拧出水来。换上干衣服,来不及休息,几人又赶往下一个地点。
下午3点,记者再次见到夏金亮时,几人正在老药行附近检修破损的地下管道。记者看到,漏水的地下阀门井高约1.5米,内部空间狭小且空气不流通,硕大的管道又距离土层潮湿的井底很近,给工人作业带来了很大难度。
一名工人一直在井下对阀门附近的破损管道进行切割,时而蹲着,时而站起,可不管他怎么调整身体的姿势,后背一直暴露在太阳下,脸上大滴大滴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滴,工人只是用脖子上的毛巾胡乱一抹,然后继续作业。为了避免高温中暑,20分钟左右,井下的工人回到地面,由别人接替他继续作业。
“水管检修基本都是在户外,我们每天都要迎着太阳工作,这是没法避免的。”夏金亮说,因长时间在太阳下直射,他的脸上和脖子上晒出很多黑斑,已经无法恢复。虽然经常热得受不了,但为了尽快送水,受点罪也值了。
24小时随时值班待命
夏天正是用水高峰期,各种故障报修也接踵而来。记者从市自来水公司管线维修中心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供水热线一天要接到一二十起抢修,小到居民家到户水管漏水,大到主供水管道的故障。为了及时抢修,抢修队伍需要24小时待命。
供水抢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水问题,是个分秒必争的活,为了能及时修复管道,抢修有时一干就得几个小时。“碰到抢修任务多的时候,我们基本都是从早上干到深夜,饭都是在工地上随便买点对付着。”夏金亮说,实在累得不行,有的抢修人员就在路边打个盹,再继续施工,大家都没有怨言。
“停水时间越长,用户用水的时间都得缩短,大热天,停水受不了,谁也不想这么热的天突然间没水了。”夏金亮说,每次遇到因水管损坏导致停水问题时,大家即便再热,也是一刻不停地施工,只为了能早一刻开始供水。
记者了解到,为战高温、保供水,自来水公司更是多措并举。在强化硬件设施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加大了对供水管网、机泵等供水设施排查与日常巡护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实碰到停水时,我们比市民们更着急,想着第一时间恢复供水。”夏金亮说,每个抢修工人都不怕辛苦,只希望市民遇到用水问题时,能多一分理解,多一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