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我家有两间堂屋、一间偏房,都是土墙草顶。平时最怕的就是下大雨,一下雨屋顶就漏水,父亲都是用瓦盆或者用空水桶接着。有一年夏季夜里下大雨,早上醒来一看,床下都是水,鞋子都漂起来了。原来是墙根被老鼠钻了很多洞,下了一夜的大雨,水从老鼠洞里灌进了屋子。
这样的日子伴随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我常常问父亲,咱家啥时候也能住上瓦房?父亲说,等你长大了,咱就盖瓦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分田到户”,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我家分了6亩地,父亲更勤快了,常常起早贪黑下地干活。父亲说,再过几年,攒了钱,就盖新瓦房。
一转眼,到了1982年春天。一天早上,一辆装满砖头的四轮开到了我家大门外。父亲正眉开眼笑地站在车头前面,和拉砖的师傅说着什么。父亲告诉我,咱马上盖新房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不久,一座三间土墙瓦顶的堂屋建成了。因为那时还没有更多的钱买砖头,盖不起混砖的房子,只能从地基砌7层或9层砖,地基上边还是土墙,但,房顶不再苫麦秸草了,而是换上了小瓦。父亲说,这样已经不错了,不必担心下雨房顶漏水,也不用再担心屋里进水了。
又过了几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有不少人盖起了混砖的房子,我问父亲咱家的房子啥时候也盖混砖的。父亲说,等你娶媳妇时咱就盖。眼看着全村的土墙房子越来越少,我也一天天长大,到了找对象的年龄,可是,我家的房子还是土墙瓦顶,而且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房子外墙显得很破旧。虽然我家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是,由于母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几亩地种的粮食只能解决温饱,一年到头结余不了多少钱,所以,翻盖房子的事一拖再拖。
1998年我进城做起了药材生意,因为本钱少,只能小打小闹,辛苦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2000年过后,随着药市的繁荣,多种药材销量增加,价格也翻倍上涨。经过几年的打拼,我有了存款,这时候便有了盖新房的梦想,2004年把土墙瓦顶的三间堂屋推倒,新盖了三间混砖的瓦房。又过了几年,在农村有不少人家盖起了楼房,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妻子说,啥时候咱也能住上楼房。我对妻子说,有梦想,就能梦想成真。到了2010年,我不但在城市买了房,而且在农村老家盖起一座二层小楼。父亲说,做梦也没想到,这一辈子还能住上楼房。
如今,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楼房,而且村村也都通了水泥路。村庄整治,新村建设、美丽花海、农家旅游、农家乐等展现出一派农村新气象,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
七十年沧桑巨变,七十载春华秋实,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有了质的变化和根本性的改变,我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为了复兴中华,为了实现祖国梦,作为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勤劳向上,要遵纪守法,更要热爱祖国。我的梦想由当初的土墙草房,到住上了高楼大厦。如今,我的梦想已成真!今后我的梦想是日子越来越好!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