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有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又到开学季,又逢教师节,看到一个个背着书包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儿时上学的情形也在脑海中闪现。于是,丝丝思师之情在内心深处悄然萌动。

在成长的路上,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家村小学的沈成义老师,高高的个头,略微有点驼背,鼻梁上架着一副用线绳系着镜腿的老花镜,说起话来声音特别洪亮,有一手像美工字一样漂亮的钢笔字。因此,班里的孩子们常常买张白纸,让老师帮着装订本子。本子装成后,沈老师通常还会在封面题上几行名言、警句之类的字句,以勉励学生。

我也曾学着其他孩子的模样,请沈老师帮过忙。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去得特别早,老师帮我装订好本子后,在封面一笔一画地题了“有志者事竟成”六个字。当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也不知写的什么意思,其中“竟”字还让我读成了“亮”。后来请教老师才知成语的含意。然而,也就是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和曲折,也从未让我的内心动摇过。

还有五年级时教语文的李秀三老师,看起来,五十多岁,人和蔼可亲、风趣幽默,虽然那时我的成绩并不太好,但总觉得他的课讲得特别生动。有一次,周五下午上作文课,李老师布置了一篇800字左右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回到家后,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整整熬了一个夜晚,才绞尽脑汁地写了篇《我的爷爷》。后来,居然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李老师还表扬说,文章结构合理、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我整整兴奋了近半个月,或许就是那个时候,点燃了我的写作梦,一直让我坚持至今。

考上中专后,又遇到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李家邦。李老师身材中等,性格沉稳,且为人谦逊,治学严谨。虽平时不善言语,但真正说起话也娓娓道来,特别是文学素养和教学水平非常高。讲课深入浅出,引经据典,特别有范。因此,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

三年的中专生活中,无论学业还是生活上,李老师都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意外受伤住院。在代课之余,李老师跑上跑下帮助找医生,带着其他同学精心护理。有时,还让家属炖鸡汤送去。

毕业后,李家邦老师依然与大家的心紧紧拴在一起,和同学们经常联系。谁家有了困难,他知道后,总是第一时间送上关心和帮助。去年,我家在上海读大学的女儿病了。李老师得知后,主动帮助联系医院,甚至请单位同事帮忙。就连出国考察期间,还时而发来信息,关心着孩子的病情。师者,父母心。就是亲生父母,也不过如此。

每个上过学的人,都会有老师。师者,之于我们,是最值得敬重的。师情深深,终生难忘。

亲爱的老师,虽然我们只是时光里的过客,但您却是我生命中的永恒。您是天空那朵飘浮的云,是春天那阵温馨的风,是我今生最美的遇见,感谢成长的路上有您相伴,感谢您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梦想的蓝天。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